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3.1 倒数的认识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3.1 倒数的认识 教案

资源简介

倒数的认识
教材第27、第28页的内容。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研究、类推等数学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2.通过互助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习惯。
3.通过自行设计方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重点:理解倒数的含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1.课件出示。
找一找下面文字的构成规律。
呆——杏  音——昱  吞——吴
学生分组交流,找出文字的构成规律。
学生汇报:文字的上、下部分位置发生了调换。
课件闪动,发生变化。
2.按照上面的规律填数。
——   ——   ——
老师:你能根据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关系,给这三组数取一个名字吗 (老师板书学生起的名字,先不予评价)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数——倒数。
1.老师:关于倒数,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什么叫倒数 倒数的意义是什么 倒数有什么特点
2.学习倒数的含义。
(1)学生观察教材第27页主题图。
(2)学生根据所举的例子进行思考,还可以与老师共同探讨。
(3)学生反馈,老师板书。
学生可能有以下发现:①每组中的两个数相乘的积是1。②每组中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互相颠倒。③每组中的两个数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4)举例验证。
老师验证,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5)学生辩论:看谁说得对。
举例:和 和 5和 和12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想法:
①乘的积是1,所以和互为倒数。
②5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后就是,所以5和互为倒数。
(6)归纳: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特殊数:0和1。
老师:0和1有倒数吗
学生1:0和1都有倒数。
学生2:0和1都没有倒数。
学生运用上述方法,自行辩论,自我评价。
板书: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它本身。
4.求倒数的方法。
(1)出示例1。
学生根据已学知识独立解决。
(2)归纳方法。
提问:你是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的
学生汇报,课件反馈。
学生总结求倒数的方法。
板书: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看教材第27页,完善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这个数如果是分数,那么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这个数如果是整数(0除外),那么先把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再调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5.反馈练习。
(1)完成教材第27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解答,老师巡视。
学生说一说求倒数的方法。
(2)完成教材第28页练习六的第1~5题。
学生先独立解答,再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明想法和思路。
倒数的认识
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1。
求倒数的方法:如果是分数,那么调换分子、分母的位置;如果是整数(0除外),
那么先把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再调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注意: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倒数是相互依存的。
1. “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分数乘法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学生不太容易体会到倒数不能孤立存在。
3. “倒数的认识”是分数的基本知识,学好倒数不仅可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而且还可以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做重要基础。
教材把“倒数的认识”编组为分数除法这一单元的第一节,其意图就是突出这个知识点的地位和作用。倒数的概念是学习分数除法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是乘这个分数的倒数。教材还注意突出倒数是相互依存的,要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倒数不能孤立存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意义,通过对乘法算式的观察,比较容易掌握这节课的内容。
1.老师多“让”,学生就会多“得”。
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节省教学时间,把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多“让”的结果就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这样做不仅增添了课堂活力,而且还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的过程,解决了学生的困惑,更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领略到了数学的魅力。
2.学生通过“质疑—自学—交流—讨论—评价”的模式,充分发挥自主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由学生自己完成。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