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分享课教学设计教学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版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设计者:目标确定依据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本期课程内容涉及在现实中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能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小括号;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并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平面图形,并对它们进行分类;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教材分析数与代数方面:(1)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结合摆小棒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破十法计算退位减法的算理。(2)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验到“几十”、“一百”有多大,能结合实际,对百以内的数进行估计,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认识百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百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3)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元、角、分等生活中接触到的人民币面值,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并能用人民币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4)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的加减的口算,探索计算百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估算意识,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确定,形成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空间与图形方面:实践活动(分类与整理及找规律):本册教材安排了分类整理及找规律两个实践活动,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学情分析本册书一共8个单元,其中: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是重点内容。学生在初步认识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认识平面图形,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以及找规律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过总复习让学生巩固知识,将知识串联起来,以便应用于生活中。4、学习目标:(1)通过与学生交流《课程纲要》,初步认识本学期数学学习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评价。(2)通过介绍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数学的学习兴趣。学习重点:初步认识本学期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学习难点:通过分享《课程纲要》明确学习目标。5、评价任务:(1)认识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并能说出实现学习目标用的学习方法。(2)能够说出课堂纪律、课堂表现、作业方面等的要求。6、学习过程一、谈话交流,明确主题。孩子们快乐的寒假生活已经结束了,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拿到了新课本,老师看到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翻阅新书,那么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交流本学期的新知识。二、初步认识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一)初步认识本册书的内容和课时安排。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数学书的封面,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指名发言)轻轻地打开数学书,找到“编者的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老师带领学生读后介绍二幅插图内容)上学期我们收获了很多知识,看上学期的知识树长得多茂盛!(出示上学期知识树)春天来了,让我们再种一棵知识树,看,知识树已经发芽了!(课件出示知识树枝干)看我们的目录,从目录中我们可以看出本册书有几个单元呀?(8个单元)目录显示了每单元的学习内容,都有哪些内容?(学生说一个单元,课件出示一片标着本单元题目的叶子)(二)初步认识每单元内容。下面我们看一下每个单元都要学些什么吧!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我们要学习哪些知识呢?课本P2-7页内容 ,大家快速看一看吧!继续来到第二单元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都要学习什么知识呢?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本P8-26页。小组讨论后指名汇报。漫步走过第三单元,关于《分类和整理》的知识你了解多少呢?仔细看一看P27-32页,你有什么问题吗?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P34-51,我们不仅要会数数,还要比大小。下面我们来到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孩子们你认识钱吗?(认识)那你会换钱吗?仔细瞧一瞧52-60页内容。第六单元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相信有的同学一定会喜欢的。第七单元《找规律》(P85-91)大家肯定会更喜欢!最后我们会在第八单元的总复习中结束本学期的学习,最终收获知识的果实。(三)明确学习目标孩子们轻轻的合上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本册书的学习目标有哪些?1、结合具体数字会说出计数单位“一”和“十”,会说出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说出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说出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具体情境中或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4、会说出人民币单位:元、角、分。会辨认出不同面值人民币,知道1元 = 10角,1角 = 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5、在观察、发现、交流的活动中,会说出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6、在作业书写过程中,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7、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平行四边形;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三角形、圆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初步感受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能在具体活动中进行图形分割和拼组;会用七巧板拼所学过的平面图形。8、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能根据要求正确统计出不同物体的个数、清晰呈现整理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数据、提出问题。9、通过“摆一摆、想一想”的实践活动,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每组数的特点,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10、在摆、玩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三、交流方法,轻松学习孩子们要想完成这些目标的学习,收获知识之果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每走的一步都要付出努力,你们有信心、有勇气吗?(有)下面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你会用什么方法努力去学习本册知识?组内交流后总结:课前准备要做好:有饱满的学习精神,学习用品、学具要整齐的摆在桌子的左上角。课堂上坐姿要规范:凳子放平,上身要端正、腿也要放平。课堂上会认真听、认真看、认真想,小手不乱抠、小嘴不乱动,积极的发言,遵守课堂纪律。工整书写作业,有错及时改、不会及时问。四、交流评价方法,促进学习信心为了让大家在日常学习中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我还专门制定了一套评价方案,让我们一起先睹为快吧。(课件向学生展示评价栏和作业评价表,并说明具体细则)你们还希望老师怎样评价你的表现呢?(师生共同交流)五、加油鼓励、树立信心孩子们,在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之前,请说一句鼓励自己的话,给自己加加油!通过刚才的分享课,老师想跟大家说:“其实每一本教材,就像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只要我们找准前进的目标,明确努力的方向,然后再坚持不懈的付诸行动,相信总有一天,你们一定可以用智慧的钥匙开启成功的大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