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2《下课啦》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2《下课啦》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数学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下课了
教科书 书 名:北师大教材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学目标
1.在比一比的活动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物体间的高矮、长短。 2.知道在比较长短或高矮时,需要在同一起点上进行,并初步学习寻找参照物进行比较的方法; 3.经历与他人合作和交流,比一比的过程,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寻找参照物进行比较的方法 2. 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难点: 确定参照物比较方法的灵活使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观察比长短 下课了,小朋友们都在操场上活动,瞧!大家玩得多开心呀!从这幅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有1个小女孩在踢毽子,有2个小朋友在跳绳。 生2:操场旁边有2个小朋友在沿着花圃走路呢! 生1:我还看到有2个小朋友背对着好像在比身高。 师:你们观察的可真仔细! 师:淘气和笑笑在比身高,你们觉得他们两个谁比较高呢? 生1:我觉得他们两个一样高,因为他们的头顶是一样高的。 生2:我不同意他的想法,你看,淘气的脚是踮起来才和笑笑一样高的,所以淘气比较矮。这样比身高不公平。 师:你的眼睛很亮,那怎么比才公平呢? 生3:需要两个人都站在同一起点,这样才公平。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现在他们站在同一起点上,你看谁更高呢? 生1:笑笑高 师:笑笑和老师,谁高呢? 生2:老师高,笑笑矮。 师:同样是笑笑,怎么一下说她高,一下说她矮? 生1:笑笑和淘气高,比老师矮。 生2:我们要说清楚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这样就清楚了。 师:看来我们在表达比较结果时,要说清楚谁和谁比,语言表达真严谨。现在我们再一起完整地来说一说吧! 生1:淘气比笑笑矮,笑笑比淘气高 生2:笑笑比老师矮,老师比淘气高 生1:我还发现,老师最高,淘气最矮 师:小朋友们,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比较高矮好办法,你能试着说一说()比()高,()比()矮吗? 生1:松树比柳树高,柳树比松树矮; 生2:宝塔比亭子高,亭子比宝塔矮; 生1:爷爷比小女孩高,小女孩比爷爷矮。 生2:我发现他们都是统一起点线的,所以很容易比较。 师:是呀,像这种起点一样,差距比较大的,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 师:跳绳的奇思和妙想遇到的新问题,他们在比谁的跳绳长,看着两根弯弯曲曲的跳绳,可犯了难,爱动脑筋的你们能帮帮忙吗? 生1:跳绳卷在一起,我们这样比不了。 生2:可以把两根绳子拉直了进行比较。 生1:这样比不对,绳子不仅要拉直,还要一头对齐。 师:两位小朋友用了你们的好办法放在同一起点,还拉直了比较,现在你看哪根绳子长? 生2:很显然,是红色的绳子长。 借助经验,标准比长短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根绳子需要你们帮忙判断一下。哪根绳子最长,画“√”,请你先静静地思考,请按暂停键,在数学书上画一画吧。 师:做好了吗?请你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生1:这三根绳子左边都对齐了,一眼就能看出第三根是最短。而第一根和第二根头和尾是对齐的,第二根中间是弯曲了两个卷,所以它最长。 生2:我判断的方法和他不一样,我想象着把第二根拉直,那它肯定会比第一根长啊,所以第二根最长。 师:能展开想象,这可是非常重要的数学能力,你们的方法可真多呀! 那这组绳子既没有起点对齐,也没有拉直,可怎么判断呢? 生3:我是数圈数的,圈数越多,线就越长。 师:你们同意吗?老师这里有个圈数和它一样多的,它们线的长度一样吗? 生4:不一样,第4个更长,因为它中间的柱子更粗,绕一圈需要更长的线。 师:看来我们直接数圈数的比较长短的话需要中间的小柱子一样粗。 师:我们发现在一样粗的柱上绕圈,能绕的圈数越多,这根绳子越长。 师:同学们比较长短的本领是越来越多了。兔子一家呀也在比高矮,可是他们没有站在统一起点线上,现在可怎么比呀? 生1:我给兔爸爸兔妈妈的最高点画了一条线,这样能比较出兔爸爸比免妈妈高。 生2:我给兔爸爸和兔宝宝的起点画了一条线,这样能比较出兔爸爸比够宝宝高。 生1:这样我们只能只知道兔爸爸是最高的,可是兔妈妈和兔宝宝还是没有办法比出来。 生2:我从刚才画的线发现,爸爸有三格,妈妈和宝宝都是2格,但是这两格好像不一样大。 师:格子不一样大能比较大小吗? 生1:不能,我们能不能再将格子分细一点比较呢? 师:你的方法可真棒,我们给他们画上一些间隔小一点,但大小要一样的横线,现在你能比较出免宝宝和兔妈妈的身高了吗? 生2:老师,我知道了,可以数一数他们占几个格,然后再比一比。 师:你不仅会观察还很会思考呀,请按暂停键,数一数、比一比吧! 师:数好了吗,一起来比一比吧。 生1:兔爸爸占了8格,兔妈妈占了6格;兔宝宝占了5格。兔爸爸最高,兔妈妈第二高,兔宝宝最矮。 生3:原来不站在同一起点,我们也可以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来比高矮呀,真有趣!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可可和乐乐,他们在干嘛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1:他们从花圃一头走到另一头,留下一串脚印,谁走的路长呢? 师:爱提问题的你肯定也非常爱思考。你们觉得谁走的路长呢? 生2:我觉得是一样长的,因为他们的起点在同一线上,终点也在同一线上,所以是走的路是一样长的。 师:感谢你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2:我觉得不对,虽然他们起点一样终点一样,但是中间弯弯曲曲的不一样,所以是不一样长的。 生3:花圃是一个一个格子的,我们数数他们走了几个格子不就知道了。 师:这方法听起来不错,那我们一起来数数吧! 生4:1、2、3、4、5、6、7、8、9小可走了9格, 再数数乐乐的,1、2、3、4、5、6、7、8乐乐走了8格,所以小可走得长一些。看来,数格子真是个好办法! 三、归纳总结,单位比长短 师:想一想刚才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 生1:我们把长度转化成一格一格,数出他们有几个这样的几小格, 生2:这种方法和我上节课学的,用能装几杯水比较两瓶水的多少类似 师:你能发现这样的共同之处,真是了不起。 ~ 四、巩固训练,变式比长短 师:在数学世界里,我们经常会确定一个比较的标准,通过把一瓶水能倒几杯,身高有几格长度,这种转化的方法来比较出物体的大小多少呢。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练一练时间,请按暂停键,安静完成书本的练习吧。 师:做好了吗?一起来听听怎么解决问题吧 生1:我感觉小汽车能刚好通过。桥洞有三块积木那么高,小车也是三块积木那么高。 师:能通过数几块积木的高度来比较,方法掌握的真扎实。有不同意见吗? 生2:我觉得不能通过。小车上面还有一个红色的警报灯,这样就过不去了。 师:观察得真仔细,你同意吗? 生1:我还要观察仔细点,不能把警报灯给忽视了。 师:能从别人的发言里,发现自己的小漏洞,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 生1:在比较笔的长短中,我是通过数格子数来比较长短的 生2:我数出1号笔占1格半,2格笔占3格多一点,3号笔占2格半 生1:4号笔占4格半,5号笔占4格 生2:所以4格最长,接下来是5、3、3、1号笔。 生1:第一只蚂蚁爬了10格,第二只蚂蚁爬了8格,第三只蚂蚁爬了9格 生2:所以第一只蚂蚁爬得最长,第二只蚂蚁爬得最短 生1:我还有一种不同的方法,我发现把横着爬的,可以移成一条长7格的线,这样我只要数出竖着有几段,就能比较出来了。 生2:我明白了,第一只蚂蚁的路线移成一条线,还多3格,第二只移成一条直线还多1格,第三只移成一条直线还多2格,所以第一只蚂蚁爬得最长,第2只蚂蚁爬得最短。 师:还能灵活动转化平移,你的方法真是令人意想不到。 师:今天这节课上到这马上要结束了,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呢? 生1:我知道了比较高矮最好站在同一起点线,这样容易比较。如果不站在同一起点线,我们也可以用其他方法来判断。 生2:我来说说比长短吧,比长短也需要同一起点,然后拉直比较。我还学到了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比长短。 生3:我发现生活中有那么多有关数学的知识,我可要好好学习数学。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在上一节课中比较多少时,我们也有类似的方法,比较两个瓶子,哪个装水多,就用一杯一杯的去量的方法,是不是也是数格子有点像呢? 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小朋友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