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信息窗一——数与代数领域教学设计课题 小数的初步认识课型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目标 确立 依据 课标分析 1.课标摘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1年版)》对本节课的学段目标是: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学业要求:能直观理解小数。教学提示:小数的教学,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情景,初步认识小数。 2.课标分析 (1)“认识小数”——即能读写小数,能通过现具体实情境建立小数与现实意义以及分数的直观联系,从而达到对小数的直观理解。 (2)“初步认识”——即不要求学习计数单位、能用概念概括小数的意义。只需达到能认识,能读写,能结合具体情境说出小数表示什么即可。 (3)“结合具体情境”——是指不能脱离生活情景去单独认识小数。务必要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加强直观感受,打好基础。否则四年级、五年级的小数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会成为空中阁楼。 (4)“简单小数的大小比较”——是指学生能运用多种方法比较小数,言之有理即可。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材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家具,在学生熟悉的、具体的情境中引入了小数,让学生联系生活中家具的实际长短大小高矮,与小数数据建立直观联系,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小数0.1,0.4,0.55,1.2,0.5,0.7等小数,认识小数并直观理解小数,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教材共提出了5个问题。 问题1:0.1,0.4,0.55,1.2,0.5和0.7都是什么数? 教材呈现了几个小朋友的对话,这些数都是小数,比以前学过的数多一个点...引出知识点小数的读和写:像0.1,0.4,0.55,1.2,0.5……这样的数都是小数,“.”是小数点。0.1读作零点一,0.55读作零点五五,1.2读作一点二……零点六写作…… 学生在生活中都见过小数,甚至有些学生已经会读写小数了,通过这一部分的教学,学生将生活经验进行总结梳理,会对小数进行读写,并纠正很多学生容易把0.55读作零点五十五的错误经验。 问题2:踢脚线的宽度为0.1米。0.1米有多长?0.4米、0.5米和0.7米呢? 课本中给出了米尺帮助学生进行研究,也是在提醒学生不能脱离具体情境认识小数。借助米尺给出的1分米即为1/10米,也就是0.1米,帮助学生建立了0.1米与1分米以及1/10米的直观联系:都是把一米平均分成十份,表示其中一份。利用这种直观联系,学生在推理4分米是4/10米,也就是0.4米;5分米是5/10米,也就是0.5米;7分米是7/10米,也就是0.7米时,就能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也能感受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问题3:电视柜的高度为0.55米,0.55米有多长? 通过上一个问题建立了一位小数的直观感受,那么这个问题则是帮助学生借助直尺进一步认识两位小数,并借助每份是1/100米,也就是0.01米,让学生通过分数感知小数的意义也是平均分成100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 问题4:你会比较0.5米与0.4米的长度吗? 这里教材呈现了三种方法进行比较:将0.5米转化为5分米,0.4米转化为4分米进行比较;小数转化成分数;运用直尺直观比较。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会进一步理解小数,并感知比较小数点左边一样的一位小数,只需要比较小数点右边的数字的大小即可。 问题5:你会比较0.5米和1.2米吗? 在这里教材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究,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在理解了1.2米和0.5米的基础上,很容易知道1.2米已经超过1米,而0.5米不够1米,从而能判断出1.2米大于0.5米,从而总结出小数点左边不一样的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学情分析 1.学前检测 检测内容 (1)你在哪里见过像0.1、0.4、0.55、1.2这样的数? (2)你知道0.1、0.4、0.55、1.2这些数都是什么数吗? (3)你能尝试读出0.1、0.4、0.55、1.2这些数吗? (4)你能结合你见过的这类数,尝试说说0.1表示什么意思吗? (5)你认为0.2和0.4谁大?0.4和1.2呢? 2.学前分析:通过课前调查及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通过在超市买东西都已经知道小数,并且会读小数。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小数的具体意义说不清楚,个别学生知道1.50元数1元5角0分,由此可见,小数过于抽象,很难进入自己的认知系统。因此,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前预学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学习 目标 结合家居中的学问这一实际情境,能知道“.”是小数点,能正确读写小数。 能结合这一具体情境,说出0.1米,0.4米,0.55米等小数的含义,以及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能利用学具创作出0.1,并结合学具说出创作出的小数的含义。 能结合具体情境,正确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并总结出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读写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 难点:经历用米作单位表示长度的探索过程,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画有10个大格的自制米尺; 学具:自制米尺、学具盒(分别画有圆形、长方形、线段的纸片和1角硬币)、彩笔、学生尺、百格纸。信息技术 应用 技术支持:◎问卷星√影音剪辑√课件拼合◎影音录制√其他( ◎课件拼合 ◎影音录制 ) 认知工具:◎环境创设√自主学习探究√知识建构协同√情感体验激励、其他( ◎环境创设◎自主学习探究 ) 功能支持:◎信息提炼√信息分析◎信息评价 ◎逻辑思维训练√辩证思维训练◎辩论√情境建构 ◎ 其他(◎信息提炼◎信息分析◎信息评价 ◎情境建构 ) 备注:仅勾选核心内容,每项不超过3项。课前预学(在学习单上呈现一段1分米的线段)这是小明家踢脚线的高度,请你测量并填空。 小明家踢脚线的的长度为( )分米,也就是( )米。我还有一种表达方式是( )米。 (一)小组交流课前预学内容。 这是小明家踢脚线的高度,请你测量并填空。 小明家踢脚线的的长度为(1 )分米,也就是( 1/10)米。我还有一种表达方式是( 0.1 )米。 (二) 出示超市情境图,学生们收集超市中的小数,并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他们的意义,选择3个了解的小数写下来。 比较上面三个小数的大小。课中展学活动一:展示预学成果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1.教师巡视学生收集的生活中的各种小数,选择有代表性的全班交流汇报。 2.教师追问:你发现小数和整数的区别和联系了吗 你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了吗? 1.学生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小数;生生间互动质疑纠错。 学在理解生活中小数的过程中,能体验到小数产生的必要性。活动二:认识小数,理解一位、两位小数的意义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一)一位小数的意义 问题1:你能试着读、写这些小数吗? 教师巡视学生学习效果,指导小组合作过程(1.是否组织有序2.是否有手势评价3.组内组间是否及时质疑评价4.是否红笔订正) 问题2:借助长度,认识0.1米 (1)想一想,用什么数字表示涂色部分。 (2)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借助长度,认识其他一位小数,探究一位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 问题3:借助长度,认识0.2米 (1)想一想,用什么数字表示涂色部分。 (2)你发现一位小数和分数有什么样的关系? (3)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总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二)两位小数的意义 问题1:借助长度单位认识0.01米和0.02米……两位小数。 (1)想一想,用什么数字表示涂色部分。 (2)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3)你发现两位位小数和分数有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巡视学生学习效果,指导小组合作过程(1.是否组织有序2.是否有手势评价3.组内组间是否及时质疑评价4.是否红笔订正) 总结: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数。 (三)小数的大小比较 问题1:你会比较0.5米与0.4米的长度吗? 教师巡视学生学习效果,指导小组合作过程(1.是否组织有序2.是否有手势评价3.组内组间是否及时质疑评价) 问题2:你会比较0.5米与1.2米的长度吗? 教师巡视学生学习效果,指导小组合作过程(1.是否组织有序2.是否有手势评价3.组内组间是否及时质疑评价) (一)一位小数的意义 问题1:你能试着读、写这些小数吗? 学生活动: (1)自主探究 独立完成学习单上的题目,并且总结读小数写小数需要注意的事项,区分小数的小数部分和整数部分读法有什么不同点。 (2)小组合作 组内依次交流自己的想法, 进行简要记录,用红笔订正。(有序发言、手势评价、及时质疑评价、反馈订正) 问题2:借助长度,认识0.1米 学生活动: (1)自主思考 (2)全班交流 学生互动质疑,发现0.1米=1分米=十分之一米。 问题3:借助长度,认识0.2米 学生活动: 1、自主思考 2、全班交流 学生互动质疑,发现 0.2米=1分米=十分之二米; 0.3米=3分米=十分之三米; …… (二)两位小数的意义 问题1:借助长度单位认识0.01米和0.02米……两位小数。 学生活动: 1、利用学习一位小数的方法迁移到学习两位小数 2、小组交流 学生互动质疑,发现 0.01米=1厘米=百分之一米; 0.02米=2厘米=百分之二米; 0.11米=11厘米=百分之十一米;…… 3.全班汇报展示 学生活动:(1)有序发言(2)手势评价(3)及时质疑评价(4)反馈订正 (三)小数的大小比较 问题1:你会比较0.5米与0.4米的长度吗? 学生活动: (1)自主探究 借助长度和分数比较0.5米和0.4米,并且总结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小组合作 组内依次交流自己的想法, 进行方法优化。 问题2:你会比较0.5米与1.2米的长度吗? 学生活动: (1)自主思考 (2)全班交流 学生互动质疑,发现0.5米<1米,1.2米>1米,所以0.5米小于1.2米。 充分调动了先知者这一优质资源 合作交流 能会读写小数 实践操作,能从不同角度进一步说出0.1的实际含义。 知识迁移,能说出一位小数的含义。 能根据对一位小数含义探究的基础,通过知识迁移理解两位小数含义,能说出两位小数的意义。 将旧知进行迁移,能通过把小数转换成分数和长度,利用米尺,比较出大小 学生能独立思考不同的比较方法,渗透转化的思想,学生能将新知转化为旧知进行解决。 自主思考 合作交流 方法优化 知识拓展活动三:联系生活,区分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1.认识生活中的小数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在哪里见到的小数最多。(超市里,商品的价格) 2.肉的价格是12.50元,在这里12.50元表示什么意义?(12元5角)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4.小数除了可以表示长度,在生活中,小数还可以表示什么? 课件:价钱、质量、时间、温度、视力、容量等。 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在哪里见到的小数最多。(超市里,商品的价格) 2.让学生用小数说出商品的价格,并说出表示的意义。 3.学生谈收获。 4.学生谈生活中小数还可以表示什么。 在生活中找小数,进一步强化了对小数的认识。能正确地写出小数表示的价格,并明白价格标示的意义。活动四:全课总结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小数除了可以表示长度,在生活中,小数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学生谈收获,小数不仅能表示长度、价钱、线段的长短、图形的大小,还能表示质量、时间、温度、视力、容量等更多方面的量。 通过观看生活中的其它小数,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课后延学(作业)基础题: 0.5读作( ); 1.05读作( )。 零点三五写作( );一点五零写作( )。 提高题: 1里面有( )个0.1,( )个0.01,9个十分之—写成小数是( ),7个百分之一写成小数是( )。板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 含义 读法 写法 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目标——问题——归因——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