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基本性质》表格式 教案 青岛版(五四学制)四年级下册数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分数的基本性质》表格式 教案 青岛版(五四学制)四年级下册数学

资源简介

课题 四年级下数学第五单元信息窗三《分数的基本性质》
课型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目标 确立 依据 课标分析 1.课标摘录(紧要联系,2-3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课标指出:新课程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是课堂实施教学的核心。 课标分析(课标中的关键词做解释说明,工具:百度文库、词典等,查阅词语意思,联系课例内容做解释) 本节课在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规律时,经历观察、独立思考、比较,同学之间合作分享,倾听以及辩论交流,逐层归纳总结,深化的认知的过程。在练习巩固时,让学生经历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螺旋上升,知识与趣味相结合、知识向能力过渡的过程。并创造机会让学生感受知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材分析 活动逻辑(递进、并列、因果)结构分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分数大小比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等相关知识的基础,对于以后学习比的性质也有很大的帮助。 本节课的教材利用学校艺术节的话题,从设计科技展板的话题入手,让学生观察每块展板文字与图片所占的比例,引入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学习。
学情分析 学生知道哪些知识点、具备能力(实验能力、分析、思辨等) 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性质,这三者为这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知识。情境中同一个“1”里面的图片与文字各占几分之几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本节课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前提,质疑它们的大小关系,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观察思考、归纳概括等过程中理解和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沟通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为后面约分会让通分打下基础。
学习 目标 在学习了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能通过实际例子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 经历独立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等过程,揭示分数的基本性质。 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初步体会“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掌握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推理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 实验准备:多媒体课件 长方形小纸条 知识能力准备: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
信息技术 应用 技术支持:◎问卷星◎影音剪辑√课件拼合◎影音录制◎其他( ) 认知工具:√环境创设√自主学习探究√知识建构协同◎情感体验激励、其他( ) 功能支持:◎信息提炼◎信息分析◎信息评价 √逻辑思维训练√辩证思维训练◎辩论◎情境建构 ◎ 其他( ) 备注:仅勾选核心内容,每项不超过3项。
课前预学
直接口答下面各题的商,说说是怎样想的?根据什么知识? 120 ÷20 = ( 12O×3 )÷(20 ×3 ) = ( 120 ÷10 )÷(20 ÷10 ) =
课中展学
活动一:分析素材,合作探究(动手操作,验证猜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中的三块科普展板图示,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观察情境图,1/2、2/4、4/8表示的都是毎幅作品中图片部分占整个版面的几分之几,大家比较这三张展牌,注意观察,这三个分数,你认为哪个大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究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板书课题。) 2.学生操作、主动构建 (1)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请小组长快速地从ー号信封中拿出三张一样长的纸条,小组合作,用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分别表示出这三个分数,然后比一比。温磬提示:折痕最后能用笔描一描。(2)还有其他方法吗? 3.教师巡视,观察小组的学习情况,个性问题及时指导。 4.交流汇报、探索规律 5.同学们发现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那么这些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怎样变化,分数的大小不变呢?完成学习单。 小组合作交流(引导回答并板书): 1.学生观察情境图,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1)每块展板的图片部分各占整个版面的几分之几? (2)哪块展板的图片部分更大一些? 2.学生猜测:是相等的。 3.学生小组合作燥作。 4.全班交流汇报。 组1:我们组是用折纸的方法来验证的。我们用三根同样长度的纸条,通过对折,把它们平均分成2份、4份、8份,然后分别涂色表示、。我们发现涂色部分的大小相等,也就是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即1/2=2/4=4/8。(展示学生的折纸情况) 组2:我们组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验证 1/2=1÷2=0.5; 2/4=2÷4=0.5;4÷8=0.5,因此,这三个分数都相等。 5.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探究规律: ①从左到右观察上面的式子,分子、分母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分数的大小怎么样? ②从右到左观察上面的式子,分子、分母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分数的大小怎么样? 你能把上面的发现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吗? 学生总结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 1.通过发现展板中的信息,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能准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3.能够提出三个分数相等的猜想。 4.能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讨论,在交流中严谨表达,敢于质疑。 5.充分调动动手操作的能力和算一算,感受三个分数的大小。 6.小组合作探究,进一步发现规律,并自行进行中总结,锻炼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二:师生合作,构建模型(结论总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1.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回答,进行小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 2.举例验证 根据学生的举例 引导观察(从左到右和从右往左)思考: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它们的分子和分母又是怎样变化的呢?(独立思考) 师追问: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这个数可以是任意数吗?为什么? 师小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学生举例验证,交流汇报并说明变化规律。 2.学生思考汇报,其他同学倾听补充谈看法。 3.学生谈收获。(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了猜想-验证-再验证的方法。) 学生通过交流,进一步强化了分数基本性质的认识。
活动三:课堂反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15== =6÷( )= 2. 学校有1/3的学生参加了美术小组,2/9的学生参加了书法小组,哪个小组的人数多? 3.把下列分数改写成分子是1的分数。 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大小不变、分母是9的分数。 学生独立解决,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 小组交流,并说做题方法。 全班交流。 统计学生做题的准确率。 交流反馈。
课后延学(作业)
基础训练(本节课的基础知识点、技能点、能力点等) 拓展练习(本节课实验的复习、相关实验的回顾) 联系生活、创新作业(生活中本概念的应用与解析) (1)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填空 = (2)下面哪几组分数是相等的?请打上“√” ( ) ( ) ( ) ( ) (3)用的分母乘3,分子( ),分数的大小不变。 (4)用的分子除以4,分母( ),分数的大小不变。 (5)火眼金睛辨对错。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分数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也要加上6.( ) 分数的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 ) 一个蛋糕的和它的同样大。( ) (6)一个西瓜,哥哥吃了,弟弟吃了。谁吃得多?请说明理由。 (7)再增加( )个就等于1;减去( )个就等于1.
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猜测1/2=2/4=4/8
验证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结论
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反思 目标——问题——归因——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