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图形的面积》 表格式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组合图形的面积》 表格式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资源简介

课题 四年级下数学第二单元信息窗四《组合图形的面积》
课型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目标 确立 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录 《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是: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的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2.课标分析 分割法是指:把一个图形分割成几个自己学过的图形,根据分割出来的图形,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填补法指填补成自己学过的图形的面积,从而计算出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两种方法通过观察、分析、类比、联想等思维过程,借助公式或已知条件将问题通过变换加以转化,并选择运用恰当的数学方法加以变换,从而达到从复杂化为简单﹐将未知转为已知,将抽象转为具体的一种解题方法。
教材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基本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能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组合图形的面积常常有多种解答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个难点。
学情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但只局限于对单一图形进行简单分析。本节课可以巩固已有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在数学思想方法及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方面有所发展。
学习 目标 1.我能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组合图形,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组合图形,会求组合图形的面积。知道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求几个基本图形的面积的和或差的计算。 2.我会把组合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基本图形,在过程中体会“转化”策略。 3.我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探索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能正确将组合图形割补。
教学准备 多媒体,学习单
信息技术 应用 技术支持:◎问卷星◎影音剪辑◎课件拼合√影音录制◎其他( ) 认知工具:◎环境创设◎自主学习探究√知识建构协同√情感体验激励、其他( ) 功能支持:◎信息提炼◎信息分析√信息评价◎逻辑思维训练√辩证思维训练◎辩论◎情境建构 ◎ 其他( ) 备注:仅勾选核心内容,每项不超过3项。
课前预学
【课前预学】 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 动手操作,认识组合图形 3.用已经剪好的图形,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拼成自己喜欢的作品。它们的面积怎么求?
【课中展学】
课前谈话:(5分钟) 根据课前预学,引出课题——《多边形的面积》 出示学习目标: 1.我能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组合图形,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组合图形,会求组合图形的面积。知道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求几个基本图形的面积的和或差的计算。 2.我会把组合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基本图形,在过程中体会“转化”策略。 3.我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活动一:动手操作,认识组合图形(5分钟)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教师活动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组合图形。 2.关于组合图形,你还想研究些什么? 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活动: 1.课前经历认识组合图形,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组合图形由哪些些图形组成的; 3.教师追问,怎样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评价任务 1.认识组合图形 2.严谨表达,勇于质疑。
【活动意图】 根据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用已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拼成自己喜欢的图形,让学生体会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是组合图形。再观察生活中的组合图形,使学生逐步熟悉组合图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二:探索交流,掌握方法(10分钟)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教师活动: 出示组合图:虾池示意图 (

2
)1.怎么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2.学生画图,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解决方法,并总结出最优的方法:“割”或“补”的平面图形越少越容易计算。 方法1:S组合 =S长方形 +S梯形 (
90

40

30

80


3
)方法2:S组合 =S长方形 +S梯形 (
图4
90

40

30

80

) 方法3:S组合 =S三角形 +S长方形+S长方形 (
30

90

80

40


5
图5
)方法4:S组合=S三形角方形+S长形+S长方形 方法5:S组合=S三角形+S长方形 +S长方形+S长方形 (
30

40

90

80


6
) (
30


7
80

40

90

)方方法6:S组合=S长方形-S三角形 学生活动; 学生自主进行尝试计算多边形的面积; 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计算方法; 学生交流方法,了解分割法和割补法两种方法,同时能相互质疑,总结出一道题的多种解决方法。 评价任务 独立解决问题; 2.积极参与小组交流; 3.知道分割法、填补法,明确一题多解的各种方法。
【活动意图】 学生采用多种分割方法与添补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形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在学生探究时给学生充足的探索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借助直尺在组合图上画一画,用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找出尽可能多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然后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从中优化出解题的最佳方法:“割”或“补”的平面图形越少越容易计算。
活动三:练习巩固,深化理解10分钟)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教师活动: 出示组合图形,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学生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 评价要点: 学生能根据分割法、填补法,进行计算
总结提升,回扣目标
【当堂反馈】自主练习第1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目标——问题——归因——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