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信息窗三《等式的性质二、解方程》 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信息窗三《等式的性质二、解方程》 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四年级下第一单元信息窗三《等式的性质二、解方程(ax=b)》
课型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目标 确立 依据 课标分析 1.课标摘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课标分析 了解等式的性质:让学生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解方程的依据,突显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优势。加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适当分散难点。在“解方程”这部分内容中,方程从现实情境引出,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这不仅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而且有利于学生代数思维习惯的培养。
教材分析 本节通过天平平衡的原理探索等式的另一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等式的第一个性质和解x±a=b型方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逐步递进分散难点,学习解形如ax=b类型的方程。这既是对所学方程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又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复杂解决问题做准备,在知识衔接上具有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1、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学习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基础上进行的,再进行双线并行的另一条线,是学生逐步深入方程思想,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做准备。 2、针对学生思维特点的分析 解方程的过程,充分借助实物直观、几何直观,发挥数形结合的优势,帮助学生理解方程变形、求解的过程。通过天平图示理解等式的性质,既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又关注了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切实加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学习 目标 1.我能根据等式的性质,能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方程检验的方法 2.我能理解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 3.我能正确解方程,并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难点: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ax=b类型的方程。
教学准备 实验准备:实物投影及多媒体课件 知识能力准备:等式和方程、等式的性质、方程的解、解方程
信息技术 应用 1.技术支持:◎问卷星√影音剪辑√课件拼合◎影音录制◎其他( ) 2.认知工具:◎环境创设√自主学习探究√知识建构协√同√情感体验激励、其他( ) 3.功能支持:◎信息提炼√信息分析◎信息评价 逻辑思维训练◎辩证思维训练◎辩论◎情境建构◎ 其他( ) 备注:仅勾选核心内容,每项不超过3项。
课前预学
1.复习提问:什么是解方程 什么是等式的性质? 2.看图列方程并求出x的值。
课中展学
活动一:学习等式的性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利用多媒体或者挂图出示该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数学问题,引入对本信息窗的学习。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可以先引导找出等量关系式,然后用字母表示一只鹦鹉的质量,列出方程。 3.通过天平图,引导学生由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类推出方程保持相等的变换方法。 4.提问:怎样使天平左边只剩“x”,而天平仍然平衡 5.提问:如果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乘同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 6.再通过天平平衡的原理探索等式的另一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1.学生讨论得出,鹦鹉重多少克? 2.学生根据天平的平衡状态,先找出等量关系式。说一说根据天平平衡现象找到的等量关系,即“鹦鹉的质量x3=金丝猴的质量" 3.通过关系式列出方程,然后借助天平研究等式的性质,学生组内交流自己发现;组员回答教师问题,生生间互动质疑纠错。 4.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方法,选出代表汇报交流你们的想法。   3x=30 3x÷3=30÷3 齐读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1.“鹦鹉重多少千克”这个问题,引入对等式性质的探索。能够准确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提炼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能够清晰流畅的说出等式性质,学生能够自主去尝试、去探索。 3.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在交流中严谨表达,勇于质疑。 4.能够熟练利用等式的性质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二:解方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所提供信息并列出方程。引导学生学习等式的性质解形如“ax=b"的方程。 ①等号要对齐。 ②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数的过程要写出来。 2.启发学生解决上面研究的问题。在解方程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两边之所以同时除以3,目的是让等式的一边只剩下未知数x。 3.引导学生进行检验,此时应注意强调检验的书写格式。学会检验方法后,应注意让学生养成求出方程的解后采用口算或笔算进行检验的习惯。 1.学生尝试根据等式的性质独立解决上面的问题,学生最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交流说一说是怎样解方程的。 2.学生思考后口答: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左右两边仍然相等。学生口述解方程过程。 板书: 3x=2.4 3x÷3=2.4÷3    x=0.8 3.学生口述检验过程。 1.能够明确对形如“ax=b"的方程解法的学习,并学会检验。 2.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在交流中严谨表达,勇于质疑。 3.能够熟练利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三:拓展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1.“自主练习”第1题作为一道补充解方程过程的题目。练习时提倡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要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么填。x÷2.6=2 2.第2题是选择方程解的题目。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选择解的过 程。 3.第3题是解方程的题目。其中最后1小题2.1÷x=3属于“a÷x=b"类型的方程,具有侧随功能。之所以将其置于练习中,意在让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过程利和依据,提倡检验。 1.学生独立完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 x÷2.6=2,(两边同时乘2.6) 2.小组交流方法。学生依据等式的性质方法有两种:一 是通过解方程来找方程的解:二是通过代人未知数的值使等式成立,体会检验的作用。 3.学生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组成学型个性进行迁移,自主建构解答此方程的方法,全班交流。 1.能够清晰流畅的,总结出形如“x÷a=b"这类方程解法,并学会检验。 2.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在交流中严谨表达,勇于质疑。 3.能够熟练利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个性化的列方程解决问题奠定基础。练习时,提倡能够独立完成。
课后延学(作业)
1.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4x=100     x÷0.6=4 1.6x=4.8 x÷3=2.7 2.用方程表示下列数量关系并解方程。 (1)x的6倍是3.6。 (2)正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边长x厘米。 3.(1)看图列方程。    (2)从下面的实验中,你能推算出西瓜的质量吗
板书设计 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解方程:ax=b x÷a=b 3.检验
教学反思 目标——问题——归因——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