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的倍数的特征》表格式 教案 青岛版(五四学制)四年级下册数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5,3的倍数的特征》表格式 教案 青岛版(五四学制)四年级下册数学

资源简介

因数与倍数
——2,5,3的倍数特征
课题 四年级下数学第三单元信息窗二 《2,5,3的倍数的特征》
课型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目标 确立 依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在本模块的教学中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前面因数倍数意义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后面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因数、倍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进一步学习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及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知识的基础。因此在因数、倍数这整个模块的教学乃至整个课程标准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学生到初中进一步学习因式分解等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对奇数和偶数和数的倍数并不陌生,他们早在一年级时就已认识了单数和双数,背诵了乘法口诀,有些学生还发现了单数和双数个位上数的特征。因此,学生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以及2.3.5的倍数应该说是很轻松的。
学习 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究2、5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并掌握2、5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的3的倍数。 2.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列举、观察、验证、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进一步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完整经历2、5倍数特征的探究过程,能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教学难点:经历列举、观察、归纳、验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渗透有序思想,初步学会举例验证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1-100数字表
信息技术 应用 技术支持:◎问卷星◎影音剪辑√◎课件拼合√◎影音录制◎其他√( ) 认知工具:◎环境创设◎自主学习探究√◎知识建构协同√◎情感体验激励、其他√( ) 功能支持:◎信息提炼◎信息分析√◎信息评价 ◎逻辑思维训练◎辩证思维训练√◎辩论◎情境建构√◎ 其他( ) 备注:仅勾选核心内容,每项不超过3项。
课前预学
在表格中用“○”圈出2的倍数,再用“Δ”圈出5的倍数 2的倍数有( )…….. 5的倍数有 (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 )
课中展学
活动一:展示预学成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为了进一步展现同学们良好的精神面貌,我们学校决定举行大型的集体舞表演。看,这就是咱们五年级同学要排练的集体舞。 学生列举了几个2的倍数,你还能多说几个2的倍数吗?能不能有顺序地说一说。仔细观察,这些2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是不是所有2的倍数的个位都是2、4、6、8、0?这只是我们的一个猜想,这个猜想是不是正确呢,需要我们干什么?你想怎样验证? 1.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从学生身边的集体舞表演项目入手,创设出探究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本段教学注重让学生经历列举—观察—验证—结论这一完整的探究过程,而且引领学生学会梳理、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在学生初步发现规律之后,又让学生举例验证,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同时初步学会了举例验证的方法。 3.严谨表达,勇于质疑。
活动二:探索2.3.5的倍数特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课前我们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你摆我猜,比如说:用3根小棒,在千位上摆1根小棒代表1个千,个位上摆2根代表2个一,百位、十位上没有,表示出来的这个数是1002。我能马上猜出它是不是3的倍数。信不信? 小组合作探究。 换个角度来研究了,还记得课前的小棒游戏吗?小棒和3的倍数之间有什么秘密呢? 用画竖线来代替摆小棒,首先,每个同学任意摆一个数写下来,并用计算器计算,如果是3的倍数就把它圈起来。然后,小组六人把操作单贴到一起,观察讨论:满足条件,摆出的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集体交流。 培养学生独立找出2.3.5的倍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三:学会运用,快速找出2.3.5的倍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由摆数所用小棒的根数我们就能快速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如果把摆小棒换成拨珠子呢? 通过摆小棒,拨珠子都能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现在不摆了,也不拨了,通过上面的两次操作,能不能说说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 1.拨珠子,进一步探究 2.在你的脑子里想象一个计数器,随意拨出一个数,并想一想: 3.各个数位上分别是几颗珠子,一共拨了几颗珠子? 4.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5.学生谈收获。 1.学生能够分析如何判断2.3.5 的倍数。 2.学生表达严谨,建议科学合理。
课后延学(作业)
1.启发谈话:生活中倍数无所不在,你能举例说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2.3.5的倍数? 出示题目: 一筐苹果有若干个(少于100个),2个2个地数正好数完,5个5个地数也正好数完。这筐苹果可能有多少个? 3.巡视指导小组交流 课后作业:见延学单
板书设计 借助学生的课堂生成,思维导图呈现。
教学反思 目标——问题——归因——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