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表格式 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圆的认识》表格式 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资源简介

课题 第一单元信息窗一《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目标 确立 依据 课标分析 1.课标摘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中提出“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又在"第二学段"中指出“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知道扇形,会用圆规画圆”;“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课标分析 (1)学什么:能说出圆各部分名称、圆的特征、能用圆规画圆。 (2)学到什么程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这里的“认识”是学生能指认出圆的各部分名称;能通过猜想、验证最终归纳出“圆有无数条半径”、“圆有无数条直径”、“同一圆中,所有的直径(半径)都相等”、“同圆(等圆)内直径是半径的2倍”。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课标》中的:“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会用圆规画圆,是指学生先自主尝试用不同的工具画圆、总结画圆方法“两脚叉开(定长)——固定针尖(定点)——旋转成圆”、反思画圆出现的问题、总结画圆需要注意的地方。 (3)怎么学:在探究圆的特征时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二是自主发现与探索的关系。教学时让学生先展开想象,然后进行验证。验证时,有的可能采用画一画、量一量的方法,通过小组操作,群体交流,最终进行归纳。在学习如何用圆规画圆时,先让学生自主尝试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并结合学生用圆规的体会介绍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圆》的第一节内容《圆的认识》,主要内容有:了解圆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用圆规画圆等。 圆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行后所要认识的小学阶段的最后一种平面图形。《圆的认识》既是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后继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的基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动手操作能力比较低;学生的学差距较大。鉴于以前学习长、正方形等是直线平面图形,而圆是曲线平面图形,估计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会存在一些困难。 执教这节课之前,对全班44名同学进行前测。 ①用你喜欢的方法画几个圆,看看你能想出几种方法画圆; ②看一看、折一折,在圆上画一画,说说看你发现了圆的哪些特征; ③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是圆? ①画圆②圆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③圆的定义60%学生有知识经验,利用圆规画圆; 40%学生能借助圆形物体画圆,应给予肯定; 不足10%的学生想到,利用定点和定长来画圆。70%的学生通过预习能够找到直径和半径; 30%的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 不足10%的学生对圆的对称轴描述不准确。90%的学生不能够准确严谨的语言描述圆的定义。
根据学生的前测情况和出现的问题确定教学重难点: 1.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电脑演示圆这个图形的形成过程,渗透圆是在平面上和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同时通过对学生语言的纠正,如:“这是一个圆。”“这是一个圆形的纸片。”使学生体会对圆的认识。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2.对于画圆、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等内容,采取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以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这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 3.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可能一次到位,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深化过程。在本课时教学中,也体现了这一原则。如: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分散难点,逐步深化。
学习 目标 1.认识圆:能说出圆各部分的名称;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方法发现圆的4个特征。 2.画圆:掌握圆规画圆的正确方法,会画规定大小的圆。 3.认识直径和半径: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圆的基本特征,感受圆的特性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归纳圆的特征,正确画圆。 教学难点: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直径的关系。
教学准备 实验准备:课件、大小不等的彩色圆形、圆规、直尺、剪刀。 知识能力准备:寻找生活中的圆,考虑车轮为什么设计成圆形。
信息技术 应用 1.技术支持:◎问卷星◎影音剪辑◎课件拼合◎影音录制◎其他( ) 2.认知工具:◎环境创设◎自主学习探究◎知识建构协同◎情感体验激励、其他( ) 3.功能支持:◎信息提炼◎信息分析◎信息评价 ◎逻辑思维训练◎辩证思维训练◎辩论◎情境建构 4. ◎ 其他( ) 备注:仅勾选核心内容,每项不超过3项。
课前预学
学生自主探究: 车轮为什么设计成圆形呢?它不可以是三角形或正方形吗? 1.教师提供从古至今交通工具的图片:马车、自行车、摩托车、汽车、飞机等) 2.观看《加油向未来》栏目中进行的不是圆形车轮的实验视频。
课中展学
活动一:了解画圆的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1.教师提问:要研究圆,我们首先要会画圆。你都知道哪些画圆的方法呢? 2.教师追问:谁能来说说使用圆规时要注意什么呢? 师介绍:数学上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用大写字母O表示。 3.教师追问:如果把线绳换成橡皮筋,可行吗?为什么? 4.对比优化:对比三种画圆方法,观察发现圆规和线绳画圆的共同之处,即都要固定住一个点,都要固定住长度。 1.学生分享、展示: (1)利用圆形实物描画圆 (2)用圆规画圆 (3)线绳画圆 2.交流圆规画圆的注意事项: ①确定圆心; ②测量半径; ③旋转成圆。 3.结合生活经验判断:橡皮筋的长度可变,不满足定长。 4.交流总结: ①定点: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②定长: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1.能用自己的话表述并演示画圆的方法。 能在圆规和线绳画圆的对比中,概括出两者的共同点。 3.能用圆规规范的画圆。
活动二:认识半径和直径及其特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1.认识半径 你能在你画的圆里找到它,并把它画出来吗? 师:请在圆中找到半径,并画出半径,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半径。 2.合作探究半径的特征。 教师追问:一个圆里的半径能画多少条?它们的长度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视情况进行追问:所有圆的半径长度都相等吗?这个大圆的半径和这个小圆的半径长度也是相等的吗? 添加条件:同圆、等圆。 3.认识直径。 教师引导:圆中还有一条很重要的线段,它和半径密切相关,就是圆的直径。你能在圆中画出直径,并研究直径有什么特点?和半径有什么联系? 1.学生独立完成,选代表板演。 错例1:画出圆外; 错例2:穿过圆心; 错例3:画成直线; 总结:连接圆心和圆上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小写字母r表示。 2.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探究半径的特征。 分享展示: (1)测量法: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的方法,用具体数据证实半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2)对折法:通过重合证明半径长度都相等。 (3)推理法:根据圆规画圆过程两脚间的距离不变,推理得出半径长度相等。 得出结论: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 ①学生独立研究并交流,一同学上台画,并介绍直径应该从哪画到哪。 总结:像这种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就是圆的直径,用小写字母d表示。 ②学生结合刚刚研究半径特征的方法,合作探究得出:直径也有无数条,在同圆和等圆的条件下,长度都相等,是半径长度的2倍 1.能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借助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等活动,认识半径,并能准确表述半径的特征。 2.能积极投入实验,小组交流参与度高,能大方自信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在研究半径的基础上迁移研究直径的特征,能准确描述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活动三:感受圆的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1.感受“一中同长”的数学文化。 多媒体展示:圆一中同长也。——墨子 教师追问:你认为这里的一中指什么,同长指什么同长? 2.欣赏圆形的美。 多媒体展示: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完美的。——毕达哥拉斯 教师引导:完美在哪里呢,我们一起通过几张图片来感受一下。 播放视频,展示建筑中的圆、艺术品中的圆、日用品中的圆、自然界中的圆。 3.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为什么车轮设计成圆形?然后课件直观演示,加深理解。 1.生交流: 一中:只一个圆心; 同长:半径同长。 2.感受圆的独特美。 3.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车轮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 1.能用数学语言表述“一中同长”的含义,并感受我国古人的智慧。 2.能在欣赏视频的过程中,感受到圆形的美,以及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课后延学(作业)
基础题: 1.用圆规画圆时,针尖一脚所在的点是( ),用字母( )表示;圆规两脚分开的距离是圆的( )。 2.圆心决定圆的( ),半径决定圆的( )。 3.连接( )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 )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 )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 )表示。 4.同一圆内,半径和直径都有( )条,直径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 )。 二、进阶题: 长方形里有4个最大的圆(如右图),已知长方形宽是6厘米,你能知道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吗?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心——定点——位置; 半径——定长——大小
教学反思 目标——问题——归因——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