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第2课时/总2课时)课题 过采摘节——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学习的,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小学数学中重要得基础知识之一。学情分析 通过课前预习及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分数的意义和应用掌握较好,能够对信息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整理。 本节课还设置了“过采摘节”这个现实问题情境,提供了真实的数据信息,这样的素材,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另一方面,增强了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目标确定 1.学会解答“已知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百分数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归纳解题思路的方法和策略,沟通百分数问题和分数问题之间的联系。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掌握解决百分数应用题的方法。 学习难点:说出 “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数量关系。学习评价设计 课前预学评价 组内互评 练习检测学习活动【课前预学】 第一步:分数应用题 1、出示预学题:今年产石榴30吨,比去年增产。去年产石榴多少吨? 2、学生读题,找准单位“1”。 3、师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让学生弄明白:“比去年增产”的真正含义。再独立解答。 4、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课中展学】课前谈话:(3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思 如果将题中的“比去年增产 ”改为:“比去年增产25%”你还会做吗?做做看。活动一:解决红点3问题:(20分钟)教师活动: 1.出示红点3问题; 2.关键问题: 教师课件出示:一成就是十分之一,写成百分数是10%,二成五就是十分之二点五,写成百分数是25%。 先画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再列算式解答,想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课件出示)有了一种方法,想一想再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3.沟通联系,建构方法 师:刚才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想一想,这个问题与上节课所学问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师适时提升:这两道题的等量关系是一样的,都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解答时,需要根据单位“1”已知还是未知,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答。 学生活动; 1.独立画图-列式—解决问题 2.班内交流—巩固方法 互动明确。找准数量关系 红点3两种方法: 方法一: x+25%x=30 方法二:(1+25%)X =30 3.对比反思—沟通联系 借助线段图可更清楚地看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单位“1”未知,需要把单位“1”设为x,进而转化成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来解答。 评价任务 独立列式解答问题; 积极参与小组交流; 3.明确解决三类百分数问题的方法,能找准单位“1”,针对单位1已知还是未知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活动意图】 1.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巩固计算方法; 2.通过引导对比,进一步体会题目的特点,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理解“成数”的意义,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体会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3.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在沟通比较中,进一步理解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活动二:自主练习,应用拓展(17分钟)1.基本练习:教材P35第2题 2.对比练习:去年产石榴100吨,今年增产二成,今年多少吨? 让学生交流解题思路,说清数量关系式。 3.综合练习:教材P35第5题。教师活动: 出示习题,巡视指导。 引导学生分析对比。 学生活动: 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想法。 说清思路,数量关系是什么,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评价要点: 学生能够完成练习,找准单位1. 学生表达严谨,计算步骤准确。【活动意图】 1.基本练习,巩固解决“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的方法;2.发展练习,通过与“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对比,构建基本的数量关系的模型,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用乘法计算”,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延学】融会贯通,解决百分数问题同步练习册31-32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