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秋季课题 5、4、3、2加几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掌握5、4、3、2加几的多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计算5、4、3、2加几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类推能力。 3.积极参与课堂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熟练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交换加数的方法在计算小数加大数时的优越性。教学过程一、复习计算,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接触过了20以内进位加法,我来出几道题考考你们,一起来抢答哦! 课件出示习题,学生抢答。 9+6= 8+5= 7+4= 6+6= 8+6= 7+8= 9+4= 在回答过程中师询问:为什么7+4=11,你是怎么想的? 师:看来大家对前面的9、8、7、6加几掌握得很不错,今天我们来研究5、4、3、2加几的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探究5+7的计算方法。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4道算式,我们一道一道来研究一下,首先是第一题5+7= 师:你知道5+7的和是多少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学生自主尝试,独立试做。 预设1:拆小数凑大数,把5拆成3和2,7+3=10,10+2=12。 预设2:拆大数凑小数,把7拆成5和2,5+5=10,10+2=12。 预设3:想7+5=12,所以5+7=12。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7=12。 师:前面两种方法都是“凑十法”,第三种方法你能明白吗? 预设:用交换两个加数的方法,想大数加小数得多少,得到得数。 师:刚刚提到了几种方法,一起来总结回顾一下。首先是凑十法,看到7想到3,把5分成3和2,3+7=10,10+2=12,拆小数凑大数,或者是看到5想到5,把7分成5和2,5+5=10,10+2=12。还有一种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因为7+5=12,所以5+7=12。 师:刚刚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5+7=12,看来一道题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决方法。 2.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师:第一题解决了,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第二题,5+8的和是多少呢?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指名学生口述思考过程。 预设1:因为8+5=13,所以5+8=13;因为8+4=12,所以4+8=12。 预设2:看到8想到2,把5分成2和3,先算8+2=10,再算10+3=13。 师:你们能自己算一算4+8、3+9的和吗?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算一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预设:看到8想到2,把4分成2和2,8+2=10,10+2=12。 预设:看到3想到7,把9分成7和2,先算3+7=10,再算10+2=1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95“做一做”第2题。 师: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师:你是按怎样的顺序算的? 2.完成教科书P95“做一做”第1题。 师:请你先说说这两幅图各表示什么意思,再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集体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能完整表达图意并列式:5+6=11或6+5=11;4+7=11或7+4=11。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