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摄版信息技术五下第9课《列表存储》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摄版信息技术五下第9课《列表存储》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列表存储》教学设计
学校 设计者 课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在前一课认识变量i的基础上,引入了列表的概念,本课可以通过“问题”“答案”两个列表分别来进行介绍,提供列表的一般方法,介绍列表的概念,帮助学生建立对列表的初步认识,再描述算法,举例编写程序,注重方法的习得和思维的训练。
教学目标
理解列表概念,掌握列表数据的输入、读取、比较等基本操作 利用列表改进“知识回答”程序的算法,修改脚本实现随机出题功能
核心素养指向
通过列表“问题”“答案”一一对应的算法,提升学生计算算法的逻辑能力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上学期基本了解scratch软件的简单操作,对于算法和流程图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顺序、循环、分支三种程序结构,具备了编写程序的基本能力,对于变量、列表、循环等知识都比较陌生,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学习,只有少数同学在网上的程序中看到过部分知识。
设计构想
导入从上一课中知识问答程序入手,提出问题“如何更换问题内容”,从而引出用列表来存储问题,然后提出每次询问只要读取“列表”中不同项的内容。采用分步引导的策略,根据教材提示建立“问题”“回答”两个列表,并输入一一对应的数据,并根据“问题”和“回答”列表的每1项是否匹配来引出如何让计算机自动更换列表项数,最后归纳可以通过变量“i”赋随机值来实现列表项数的随机变化。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环节1:激疑导课,引出课题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师问:在上一节课中,我们通过建立变量实现了问题的互动,也达到了变量来计分的效果,那如果再只是问答的环节中,需要自动更换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 通过抛出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引出列表的概念。
二、环节2:案例揭示,发现问题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展示上一节课的程序,提问我有很多问题和答案,我们如何来进行管理? 引出 认识列表:列表名、列表值 让学生认识列表的概念
三、环节3:探究讨论,寻求对策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算法的使用 任务一:有5个问题和对应的5个答案,怎么样在程序中输入存储 提示:1、用自然语言写出算法 2、使用流程图画一画 小组讨论、探索,可借助微视频来进行自主研究学习(8分钟) 师汇总各组讨论的结果,小组代表上台介绍算法和流程图 师总结阐述 2、设计脚本 任务二:了解算法后,我们就要来软件中设计程序了,请同学们分别将刚才的5个问题和答案通过列表的方式编写程序 (三人小组设计问题程序) 12分钟 3、在建立好列表的基础上,设计问题程序(10分钟) 思考问题:列表脚本如何隐藏? 学生通过算法的阐述与流程图的制作让学生有了程序设计的思路。 通过对列表具体的操作,提高学生程序编写和动手实践能力 分小组讨论,设计问题的程序,通过小组的合作,提升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在编写程序中的试错,让学生体会到程序设计严谨性。
四、环节4:总结提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分小组展示自己设计的程序,并进行讲解, 师总结列表存储在程序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本课所学知识成果的展示,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