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摄版信息技术五下第1课《走进计算机》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摄版信息技术五下第1课《走进计算机》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1课 走进计算机》教学设计
学校 设计者 课时 1
教材内容 第一单元第1课 课堂 类型 概念课 教材版本 浙教版五下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简洁明了地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中央处理器、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电子教材中有相应的动画解说,拓展学生的认知。拓展内容都是讲述式的,尽管是图文结合的,但依然是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其中,输入与输出的理念,是计算机程序的基础,可以做进一步的强化。比如说编程中,单击按钮,计算机做出处理,发出声音,形成一个人机交互的过程。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摩计算机主机拆箱,认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理解中央处理器、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能够辨别某一设备归属为哪个类别,能够解释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流程。 2. 通过讨论“手机”是不是计算机,明确计算机硬件构成的特点。通过讨论交流,了解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原理,激发对计算机硬件的研究兴趣。 3. 能够尽快熟悉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纪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体验小组合作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计算机的构成,以及各部分的功能。 2. 难点: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能够识别生活中的非典型计算机,如手机、Pad等。
核心素养指向
根据本课的学习内容,将本课分为“情境引入”、“新知讲授”、“游戏体验”、“总结提升”四个课堂环节。其中,通过剥豆豆游戏,有意识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去探究问题,同时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通过讨论环节,提醒学生思考和关注学生信息责任意识和信心素养。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开学第一周,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较为聒噪,处于对课堂学习的适应阶段。信息技术的课堂规则需要进一步加强,更多的鼓励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积极主动发言,开展小组合作等。 五年级学生对于用计算机获取、处理和发布信息等有了一定的操作技能和认识基础,但对于计算机的硬件构成仅停留在直观的外部认识上,还没有系统地深入了解。
设计构想
1. 游戏化教学法:课前利用剥豆豆开展游戏化竞答,激活学生对标识的生活经验,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提高学习积极性。 2. 任务驱动法:做中学,在尝试中学习,在试误中学习,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环节1:激趣导课,引出课题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 假期里,你体验了哪些信息技术? 我寒假中买了一台“智能屏”设备,小度。我可以和它对话,问他今天的天气,也可指挥它播放音乐和视频,还可以用它来做视频监控。 学生:直播、图像识别、…… 2. 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计算机。 “这些智能应用,都离不开一个基础的设备,那就是计算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学期的第一节课,走进计算机!” 从生活经验中引出计算机,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环节2:新知讲授,计算机的组成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拆箱:展示拆箱图,指出计算机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2)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又叫CPU,是计算机最重要的元件之一,因为有了它,计算机才能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3)存储设备:怎样保存各种信息,就要借助存储设备。内存;硬盘;外部存储设备。 存储的单位是字节。查看本地计算机,内存是多少,硬盘是多少?有没有见过U盘,存储空间是多少。 (4)输入输出设备:CPU处理信息,那么这些信息是怎么输入到计算机中的呢?输入设备有,鼠标、键盘、话筒、麦克风等输入设备。处理好的信息怎么样输出,让别人看到、听到呢?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音响设备等。 通过拆箱,探讨等实践活动,加深学生仅留在印象中对设备的了解和认识。
三、环节3:游戏体验,探究问题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观摩体验:指出这台计算机中,CPU、内存和硬盘在哪里,并能够举例说出三个输入设备或输出设备。 (2)游戏体验:剥豆豆游戏,说出下列设备是输入设备,还是输出设备。 剥豆豆游戏引出两个讨论:手机是不是计算机? 耳麦属于什么是设备? 通过游戏活动环节,一方面淡化概念课的枯燥无味,更多的让学生去体验参与探究学习活动,另方面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四、环节4:课堂小结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小结:通常把计算机的各种设备,统称为“硬件”。那么相对应的,还有软件。 (2)这学期我们还要学习哪些信息技术的知识? 总结这节课的知识点,为下节课内容铺垫。
【教学反思】
1、开学第一周,课堂纪律要求不能少。
即使学习周少课程任务重第一节课也必须要强调下纪律性问题。新学期开始,特别是过了一个寒假,很多课堂纪律要求学生忘得一干二净,还未回归正轨,课堂纪律花几分钟时间强化。
2、教学资料、教具的准备要精细。
在视频引入主题环节中,由于拍摄时有屏幕反光,视频末尾导致学生关注的焦点集中在镜中人,而非视频内容。还有就是教具准备,一定要提前使用过,以免出现疏漏。
3. 问题的设计要循序渐进。直接上展示教师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小度)是不好的。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寒假学网课”“商场里的虚拟体验”等之后,再说自己的,而且要简单的说,少占用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