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第71~72页例3、例4及试一试、课堂活动,练习十四第2、3题。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和竖式写法,体会数学的价值,感受有余数的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在观察、操作、对比等活动中,经历由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3.渗透分类、对比等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悦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教学难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磁扣、课件、小棒、活动记录单。教学过程:一、互动游戏,激趣导入。1. “心心相印”:教师按规律摆好一行磁扣,请学生任取一颗磁扣,说出它是从左往右第几颗,教师背对黑板,猜磁扣颜色,然后学生亮出磁扣进行验证。2. 引入:老师厉害吗?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好,那就跟我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吧。二、操作体验,引出课题。1. 创设“分草莓”情境:丽丽采来18颗草莓,准备分装在盘子里。如果每盘装6颗,可以装几盘 请同学们拿出18根小棒代替草莓,分一分,填一填。请大家观察,18根小棒都分完了吗?(课件演示,板书:刚好分完)问:该怎么写算式来表示呢?2. 如果每盘装7颗,可以装几盘呢?请同学们用刚才的18根小棒再来分一分。分好了吗?这次也是刚好分完吗?谁来说一说?(课件演示)剩下的4颗为什么不分了呢?3. 师:看来在平均分时,除了刚好分完的情况,还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板书:有剩余)那么,像这种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我们又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问:为什么用除法?剩余的4颗怎么表示?4. 师:(板书示范)18颗草莓,每盘装7颗,装了2盘,还剩4颗,也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剩余的4颗不够再分1份了,就写在商的后面,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它简称为余数。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那么,余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余数?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观察比较,探究新知。(一)探究余数的秘密。1. 比较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说说你的发现。问:你会写这样的除法算式了吗?如果有余数,要写在哪里?真棒!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边操作边记录,好吗?2. 动手操作,探究余数的秘密。(1)出示“试一试”,引导学生运用同桌合作的形式完成表格。试一试:每盘装7颗,拿19颗分一分,可以装几盘?还剩几颗?拿20颗、21颗、22颗……分一分,你有什么发现?草莓颗数 每盘颗数 分的结果 算式19 7 装了( )盘,还剩( )颗20 装了( )盘,还剩( )颗21 装了( )盘,还剩( )颗22 装了( )盘,还剩( )颗23 装了( )盘,还剩( )颗24 装了( )盘,还剩( )颗25 装了( )盘,还剩( )颗26 装了( )盘,还剩( )颗(2)同桌合作,完成表格。(3)展示汇报。课件展示。(4)观察比较,找出余数与除数的关系。19÷7=2(盘)……5(颗)20÷7=2(盘)……6(颗)21÷7=3(盘)22÷7=3(盘)……1(颗)23÷7=3(盘)……2(颗)24÷7=3(盘)……3(颗)25÷7=3(盘)……4(颗)26÷7=3(盘)……5(颗)师:观察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它们的余数是从1到6,除数都是7。生:我发现这些余数都比除数要小。师:那为什么余数都会比除数小呢?生:因为余数是剩下的数,不能再分一份了。如果余数比除数大的话,就可以再分一份了。师:那余数可以和除数相等吗 生:也不能。因为如果余数和除数相等,也可以再分一份。3. 完成教材第72页“课堂活动”,进一步理解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师:真是这样的吗?我们再来试一试。请翻开数学书第72页,找到课堂活动:分一分,填一填。(1)独立完成。(2)集体交流。10÷2=5(人)10÷3=3(人)……1(串)10÷4=2(人)……2(串)10÷6=1(人)……4(串)(3)课件再现。(4)问:请找出每个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4. 归纳总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必须小于除数。(板书:余数必须小于除数。)5. 过渡:刚才,大家学习了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写法,知道了余数必须小于除数的道理。可是,怎么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又该怎么书写呢?接下来,我们就继续来学习。(二)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竖式写法。1. 教学例4,学习试商。(1)出示例4图,获取信息、问题。师:孩子们,从这幅图中你们了解到什么信息?生:阿姨们在装羽毛球。有57个羽毛球,装9筒。师: 问题是什么?生:平均每筒要装几个?还剩几个?(2)列出算式,说说依据。师:你能列出算式吗?生:57÷9(板书:57÷9=)师:为什么用除法?生:因为求平均每筒装几个,是求平均分的每份数,所以用除法。(3)试商及竖式书写格式。师:会算吗?如果用竖式计算,该怎么写?师:应该商几?请同学们仔细思考。生:可以商6(教师板书)。师:为什么商6?生:6乘9等于54,54与57很接近。师:说得真好!6应该写在哪里?为什么?生: 6写在个位上,因为已经除到个位了。师:6与9的积54又写在竖式的什么地方呢?生:54写在57下面。师:有余数吗?应该写在什么地方呢?生:余数3应写在横线下面的个位上,因为57-54=3。(板书)2. 辨析,明确试商方法。师: 这里我们可以商5吗?为什么?生:如果是商5就要余12,而12比7大,可以再分1份了。师: 那我们可以商7吗?生: 也不可以,7乘9等于63,比57大,总共就只有57个羽毛球拿来分。3. 议一议:做有余数的除法时,我们应该怎么求商?4. 小结:做有余数的除法时,我们应该想口诀求商,让商与除数的积既要小于被除数,又要最接近被除数。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1. 练习十四第2题:卡片上最大能填几?2. 练习十四第3题:直接写出商和余数。3. 指名板演,全班齐练。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32÷6 80÷9四、全课小结,提升认识1. 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什么是余数?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余数?怎样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2.小结:平均分物品时,有时会有剩余,剩余的不够再分一份的数叫余数,这样的除法叫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应该想口诀求商,让商与除数的积小于被除数,保证余数必须小于除数。用竖式计算除法时,要注意除到哪一位,就商到哪一位,还要写完整。五、作业:练习十四第3题。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刚好分完 18÷6=3(串) 57÷9=6(个) ……3(个)还有剩余 18÷ 7 =2(串)……4(个) 读作:57除以9等于6余3。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余数……余数3PAGE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