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公顷、平方千米表格式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公顷、平方千米表格式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1.结合“袁隆平——禾下乘凉梦”的视频情境,知道用亩、公顷、平方千米等面积单位度量较大图形的面积,如农田面积、城市占地面积等,初步发展学生的量感。 2.认识公顷、平方千米等面积单位,联系实际生活中如操场、教室等具体情境,借助几何直观,发展学生对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具体感知与实际认识,进一步发展量感和空间观念。 3.能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对公顷和平方千米的量感,以及理解面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播放“袁隆平——禾下乘凉梦”视频,提出问题: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看视频,边将数学信息记录在学习单上。 学生发现在视频中使用的面积单位不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而是“公顷”和“亩”这两个新单位。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度量较大图形的面积如农田面积、城市占地面积等,国际上通常使用公顷、平方千米做单位,中国常用亩做单位。 学生提出核心问题:1公顷、1平方千米、1亩究竟有多大?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一)1公顷有多大? 1.认识公顷的含义 教师引导:公顷又叫平方百米,你能联系我们学过的知识,猜一猜它的含义吗? 学生迁移经验,猜想含义:我想到1平方厘米就是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的面积,1平方米就是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那么我想1公顷就是边长为100m的正方形面积。 教师借助几何直观,肯定学生的猜想,出示公顷的含义,得到1公顷=10000 m 。 2.感知1公顷的大小 思考:边长是100 m的正方形到底有多大? 学生先利用已有经验进行空间想象,再用自己的方法描述大小,再全班交流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的大小。 生1:400米跑道围成的操场面积大约就是1公顷。 生2:200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生活经验认识公顷,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由小推大,发展学生的量感、空间观念和推理意识。 (二)1平方千米有多大? 学生联系已有经验,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平方千米是比公顷还大的面积单位,边长是1000m的正方形的大小是1 km 。 学生计算1平方千米=( )平方米=( )公顷,结合计算了解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之间的关系。 生1:1平方千米是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1千米×1千米=1百万平方米。一百万里面有100个一万,1平方千米就等于100公顷。 生2:也可以先看正方形的边长,再计算面积,1000米里有10个100米,10×10,那么1平方千米里面就有100个1公顷。 (三)感知面积单位联系与一致性 1.说一说学过的面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梳理面积单位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三、练习巩固,应用新知 回顾袁隆平爷爷的视频,全球一共有一亿六千万公顷的稻田,合多少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 = 100公顷 160000000公顷= 160万平方千米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学生讲一讲收获,回顾面积单位的联系,课下试着搜索关于“亩”的相关知识。 生1:公顷和平方千米用来表示很大图形的面积。 生2:200间教室和400米跑道围成的操场大约就是1公顷,100个操场的大小大约就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比1公顷还要大很多。 五、课后作业,素养提升 详见作业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