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 《期末复习》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苏教版)期末复习教材分析教学 内容 教材第95~98页,期末复习教材 分析 本单元主要通过复习和整理,帮助学生增进对本学期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6题,主要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简单平面图形和人民币的认识。第二部分是第7~10题,主要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第三部分是第11~13题,主要复习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第四部分是第14~16题,主要是让学生在相对开方的情境中,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 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个”“十”“百”,了解数位和数位顺序,理解数的组成,掌握数的顺序,进一步提高数数、读数的能力,进一步掌握比较数的大小、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方法,发展数感。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 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正确辨认这些平面图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6、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加深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沟通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初步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具有初步的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 7、使学生在复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培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与同伴合作的意识,愿意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重 难 点 1、正确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口算以及笔算; 2、数的组成和数有顺序。 3、辨认常见的平面图形。 4、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95~96页期末复习第1~6题。【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的组成、数位、数的大小比较进一步加深理解,并能正确熟练地读写。2、通过复习进一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和简单统计的认识。教学过程:【重点难点】【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了期末复习,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100以内的数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板书课题:复习100以内的数。二、复习100以内的数。1、复习计数单位“十”与“百”、数数、写数。(1)要求学生从37数到52,再从52数到37。十个十个地数,从10数到100,五个五个地数,从5数到100。(2)完成95页“期末复习”第1题。按要求数数,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一共有几个5本,几个10本?一共有多少本?(3)完成95页“期末复习”第2题。老师说明题意并指导学生完成。①先圈出10个,再看一看图中的草莓大约有几个十,估计一下大约是几十个?②老师指导学生一个一个地数,边数边用铅笔做记号,防止漏数或重复。 2、复习数的组成和数的比较大小。(1)出示“期末复习”第3题,师生先示范一下题目要求,同桌同学拿出计数器按要求完成此题,第一步在计数器 【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上拨上数并说出“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第二步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2)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刚才我们复习100以内的数,你有哪些收获?三、复习平面图和简单的统计。1、出示第5题仔细观察并提问:看一看题中有哪些图形?并从题中各指出一、两个。2、仔细观察横着每排有哪些图形?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接下去的应该是什么图形?并在右边的四个图形中找出合适的一个,用线和括号连一连。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括号里是什么图形?你是怎样想的?3、你能统计出上面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你是怎样知道的?4、出示第6题仔细观察并提问:要求应找回的钱,你是怎样想的?板书:付出的钱-要买的物品的钱=应找回的钱【学习目标达成评析】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6~97页的第6~10题。【教学要求】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初步掌握估算方法。 3、通过富有童趣的情境练习,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数学情感。【重点难点】【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一、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板书课题: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二、复习口算。1、完成"期末复习"第7题。(1)学生独立口算。(2)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3)比一比。①竖着比一比,每一行的三道题在算法上有什么不同?②横着比一比,每一行的两道题在口算上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4)老师小结:1、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都要从十位算起;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都从个位算起。 2、完成“期末复习”第8题。3、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9题。集体交流。4、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10题。然后交流:先说一说题意,(1)原来有数学故事35本,借出20本,还剩多少本?(2)童话大王借出36本后还剩4本,童话大王原来有多少本?(3)森林王国有50本,借出一些后还剩8本,借出了多少本?三、复习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怎样口算?【学习目标达成评析】第3课时【教学内容】“期末复习”的第11~13题。【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在计算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要求。2、着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数学意识。3、激发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重点难点】【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的知识。板书课题: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二、复习。1、出示:先用竖式计算,再比一比。43+25= 86-54= 75+7=43+28= 85-58= 75-7=仔细观察上下两式,进行比较2、出示第11题:用竖式计算。16+53= 32+29= 93-42= 86-17=16+35= 23+29= 93-24= 68-17=仔细观察上下两式,进行比较,认真计算。【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认真完成第12题,集体交流。4、出示第13题,先把题意说一说。小朋友踢毽,小明第一次踢了18下,第二次踢了25下,两次一共踢了多少下?小娟两次一共踢了60下,其中第一次踢了32下,那么第二次踢了多少下?然后独立完成。三、小结:我们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时,数位对齐,个位加起。【学习目标达成评析】第4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8页“期末复习”的第14~16题。【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找到数学问题,能够利用题目中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简单的推理判断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重点难点】【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看看哪一位小朋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二、复习。1、“期末复习”第14题。(1)出示第14题,说一说这道题已知什么?要求什么?(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要求篮球比皮球少多少个?就是求篮球和皮球相差多少个,用减法算) “期末复习”第15题。 (1)出示第15题,提问:它们各得了多少分?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你能解决书中所提的问题吗?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说说想法和算法。 【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3、“期末复习”第16题。(1)出示第16题图,提问:图中有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2)你能解决所提的问题吗?学生独立解答书中所提的5个问题,集体交流时说说想法和算法。(3)根据这道题所给的条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分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时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解决这些问题时,应该和学生一起讨论常见的数量关系。比如:付出的钱-用去的钱=找回的钱, 用去的钱+找回的钱=付出的钱在一年级适当渗透一些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学习目标达成评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