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5.2.1.2 分式的乘方教案(表格式)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5.2.1.2 分式的乘方教案(表格式)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分式的乘方
教学目标
课题 15.2.1 第2课时 分式的乘方 授课人
素养目标 1.进一步熟练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能进行分式的乘除法混合运算. 2.理解分式乘方的原理,掌握乘方的法则,并能运用乘方法则进行分式的乘方运算. 3.经历探索分式的乘方运算法则的过程,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说明其合理性.
教学重点 分式的乘方运算,分式的乘方与乘除法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分式的乘方与乘除法混合运算,分式乘法、除法、乘方运算中符号的确定.
教学活动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活动一:知识回顾,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 通过回忆上节课的旧知和师生互动,引出本课新知,让学生体会到新知是在旧知的基础上生成的.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式乘除,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应该怎样改正? (1)·=;    不对,改正:原式=-; (2)÷=. 不对,改正:原式=·=. 借这个题我们回忆一下分式乘除法的法则. 分式的乘法法则:·=. 分式的除法法则:÷=·= 那么你会计算÷·吗?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吧! 【教学建议】 教师出示题目后,可请学生上去板书,其他同学在下面做,待板书同学完成后讲解和总结,并引出分式乘除混合运算的题.
活动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完成活动一的问题,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再通过例题和练习巩固教师总结的内容. 探究点1 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 大家小组讨论一下÷·如何计算,然后请一位同学回答. ÷·=··=. 教师总结: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乘除是同一级运算,如果没有其他附加条件(如括号等),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一般地,乘除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乘法运算. 例 (教材P138例4)计算÷·. 解: ÷·=··=. 【对应训练】 教材P139练习第1题. 【教学建议】 教师需强调易错点,即有学生可能会错误地以为先算·=1,再用÷1=..这是不符合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的.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提取旧知以及观察若干特例后,再归纳出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比较、联想、探索,从直观中归纳出理性的规律,培养学生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探究点2 分式的乘方与乘除混合运算 问题1 an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其中a表示什么?n表示什么? an中的a可以是数,也可以是整式,那a可不可以是一个分式呢? 思考 根据乘方的意义和分式的乘法法则,可得: 一般地,当n是正整数时, 这就是说,分式的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例1 [教材P139例5(1)]计算: 解: 运算依据:步骤①分式的乘方;步骤②积的乘方. 问题2 我们学过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大家说说是先乘方还是先乘除呢?(先乘方,再乘除.)那么分式呢? (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 例2 [教材P139例5(2)]计算: 【对应训练】计算:(1)教材P139练习第2(1)题.(2)教材P139练习第2(2)题. (3) 【教学建议】 教师需展开讲一下乘方结果的符号问题:,分式乘方时,先确定乘方结果的符号,这与实数乘方确定符号的方法相同: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教学建议】 分式乘方时,一定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不要把 写成;分式乘方时,应把分子、分母分别看作一个整体. 【教学建议】 对于例题,教师需强调一个易错点,即系数和符号不能漏乘. 【教学建议】 教师可提示学生在做混合运算时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再观察各个式子的特征,看看它们分别包含哪些运算,然后确定运算法则与运算顺序,最后进行计算.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活动三:知识升华,巩固提升 设计意图 此例题在上面一个例题的基础上加大了难度,也是知识的补充,意在强化学生的运算能力. 例 计算:()2÷(x-y)3·. 解:原式=··=. 【对应训练】 ()3·÷()2. 解:()3·÷()2 =··=. 【教学建议】 教师应告诉学生含整式的分式混合运算,可以把整式看作分母是1的“分式”,然后依照分式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 在观察式子的时候,如果将能因式分解的多项式先因式分解,这样能更快地发现公因式进行约分.
活动四:随堂训练,课堂总结 【随堂训练】相应课时随堂训练. 【课堂总结】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样的? 2.分式乘方的原理是什么?法则是什么? 3.分式乘方、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样的? 【知识结构】 【作业布置】 1.教材P146习题15.2第3题. 2.相应课时训练.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分式的乘方 1.分式乘除混合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分式的乘方法则:()n= 3.分式的乘方、乘除混合运算:先乘方,再乘除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复习分式的乘除法,引入分式乘除混合运算.在分式乘方的教学中,通过回忆乘方的定义,让学生利用乘方的定义和分式的乘法法则进行具体的计算,进而归纳出分式的乘方法则,再通过一组练习强化对乘方法则的理解和应用.本节课知识点较多,对运算法则的推理过程占了相当多的时间,因此,对基本法则的理解和熟练运用还有待在后续的练习中予以加强.
解题大招一 与分式乘方、乘除混合运算有关的化简求值的解法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将原式化为最简分式,再将值代入计算即可.
例1 化简求值:()3÷()2·[]2,其中x=-,y=.
解:原式=··=.
将x=-,y=代入,得原式=-6.
解题大招二 与分式乘除有关的无关型问题的解法
解这类无关型问题,一般是先将原式化简,所得的结果应该是与抄错的那个量无关,所以即使抄错也对结果没影响.
例2 有这样一道题:“计算÷·的值,其中x=2 040.”甲同学把“x=2 040”错抄成“x=2 004”,但他的计算结果也正确,请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解:原式=··=1,故计算结果是定值1,所以与x的取值无关.
培优点一 分式乘方的求值问题
例1 已知=,求()1 000·()1 001的值.
分析:观察已知式,把所求式向已知式靠拢,故取()1 001的倒数将乘法改为除法(乘一个数等于除以这个数的倒数),即可把原式化为()1 000÷()1 001.
解:原式=()1 000÷()1 001=(1-)1 000÷(-1)1 001.
把=代入上式,得原式=(1-)1 000÷(-1)1 001=()1 000÷(-)1 001=-()1 000÷()1 001=-5.
培优点二 与x±有关的核心素养类探究题
例2 同学们,在学习中,你会发现“x+”与“x-”有着紧密的联系.请你认真观察等式:(x+)2=x2+2+,(x-)2=x2-2+,解决如下问题:
(1)填空:(a+)2-(a-)2=4.
(2)①若(a+)2=20,求a-的值;②若a2+a-1=0,求a+的值;③已知||-a=1,求||+a的值.
分析:(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2)①利用(1)的结论进行计算,即可解答;②根据已知易得a-=-1,然后利用(1)的结论进行计算,即可解答;③分两种情况即>0和<0,然后分别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解:(1) 解析:(a+)2-(a-)2=a2+2+-(a2-2+)=a2+2+-a2+2-=4.
(2)①∵(a-)2=(a+)2-4=20-4=16,∴a-=±4.
②∵a2+a-1=0,∴a+1-=0,∴a-=-1,∴(a+)2=(a-)2+4=(-1)2+4=5,∴a+=±.
③当>0时,此时a>0,则||-a=-a=1,∴a-=-1.
∵(a+)2=(a-)2+4=(-1)2+4=5,∴a+=±.
∵a>0,∴a+=,∴||+a=+a=;
当<0时,此时a<0,则||-a=--a=1,∴a+=-1.
∵(a-)2=(a+)2-4=(-1)2-4=-3<0,∴此种情况不成立,应舍去.
综上所述,||+a的值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