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目标1.会用因式分解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解决某些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2.能根据具体的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灵活地选择方程的解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学习重点 用因式分解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解某些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学习难点 用提公因式法或公式法将一元二次方程适当变形.课时活动设计 知识回顾 问题1.我们已经学过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有哪些 ①直接开平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x2=p(p≥0)的形式,再开平方求解; 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是将方程转化为(x+m)2=n(n≥0)的形式; ③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应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问题2.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方法有哪些 ①提公因式法:ma+mb+mc=m(a+b+c); ②平方差公式:a2-b2=(a+b)(a-b); ③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 ④“+”字相乘法:x2+(p+q)x+pq=(x+p)(x+q).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回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和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方法,有利于学生衔接前后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为学生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探究新知 1.一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3倍有可能相等吗 如果相等,这个数是几 你是怎样求出来的 学生A:设这个数为x.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x2=3x,∴x2-3x=0. ∵a=1,b=-3,c=0,∴b2-4ac=9.∴x=. ∴x1=0,x2=3. ∴这个数是0或3. 学生B:设这个数为x.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x2=3x,∴x2-3x=0. x2-3x+=,=. ∴x-=,或x-=-. ∴x1=3,x2=0. ∴这个数是0或3. 学生C:设这个数为x.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x2=3x, ∴x2-3x=0,即x(x-3)=0. ∴x=0或x-3=0.∴x1=0,x2=3. ∴这个数是0或3. 学生D:设这个数为x.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x2=3x, 两边同时约去x,得x=3, ∴这个数是3. 2.观察学生C的做法,你发现了什么 他运用了什么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为0,而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时,我们就让两个因式各自为0,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进而达到降次. 设计意图:通过一元二次方程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能够根据方程的具体特征,灵活选取适当的解法. 一起探究 展示因式分解法如何通过降次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以方程3x2=6x为例. 分析:先因式分解,使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次因式乘积等于0的形式,再使这两个一次因式分别等于0,从而实现降次,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基本步骤如下: 3x2=6x ↓ ①移项,使一元二次方程右边为0. 3x2-6x=0 ↓ ②分解,把左边运用因式分解化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 3x(x-2)=0 ↓③赋值,分别令每个因式等于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3x=0,x-2=0. ↓④求解,分别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根就是原方程的解. x1=0,x2=2. 归纳:左分解,右化0,两因式,各求解.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通过已知ab=0,则a=0或b=0,引出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步骤,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和理解能力. 典例精讲 例 解下列方程: (1)5x2=4x; (2)x-2=x(x-2); (3)(x+1)2-25=0. 解:(1)原方程可变形为5x2-4x=0, ∴x(5x-4)=0. ∴x=0,或5x-4=0. ∴x1=0,x2=. (2)原方程可变形为(x-2)-x(x-2)=0, ∴(x-2)(1-x)=0. ∴x-2=0,或1-x=0. ∴x1=2,x2=1. (3)原方程可变形为[(x+1)+5][(x+1)-5]=0, ∴(x+6)(x-4)=0. ∴x+6=0,或x-4=0. ∴x1=-6,x2=4. 设计意图:例题讲解中,第(1)题学生独自完成,考查了学生对引例的掌握情况,便于及时反馈.第(2)(3)题师生互动共同合作,进一步规范解题步骤. 巩固训练 1.解方程:(1)(x+2)(x-4)=0; (2)x2-4=0; (3)4x(2x+1)=3(2x+1). 解:(1)(x+2)(x-4)=0, (2)原方程可变形为x2-22=0, x+2=0,或x-4=0, (x+2)(x-2)=0. x1=-2,x2=4. x+2=0,或x-2=0. x1=-2,x2=2. (3)原方程可变形为(2x+1)(4x-3)=0, 2x+1=0,或4x-3=0. x1=-,x2=.2.一个数平方的两倍等于这个数的7倍,求这个数. 解:设这个数为x, 则2x2=7x, 即2x2-7x=0, x(2x-7)=0, 解得x=0,或2x-7=0. 所以x1=0,x2=. 故这个数为0或. 设计意图: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题,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回忆起课堂上讲解的概念和原理.通过不断地练习,学生可以巩固获得的基础知识,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完善对新方法的认知. 扩展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m-1)x2+3mx+(m+4)(m-1)=0有一个根为0,求m的值. 注意事项:学生交流合作,教师提出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题中一个根为0有什么用 解:∵一元二次方程(m-1)x2+3mx+(m+4)(m-1)=0有一个根为0. ∴把x=0代入方程,得(m+4)(m-1)=0. ∴m+4=0,或m-1=0. ∴m1=-4,m2=1. 又∵m-1≠0,∴m≠1.∴m=-4. 设计意图:通过有实际背景的练习题,可以有效地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些练习题不仅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验,更是他们灵活运用知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有力工具. 课堂小结 1.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和关键是什么 2.在应用因式分解法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3.因式分解法体现了怎样的数学思想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上面的问题,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相关练习. 1.教材第47页习题2.7第1,2题. 2.相关练习.2.4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4.因式分解法(略). 例(略)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