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目标了解相似三角形三个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发展推理能力.学习重点 了解相似三角形三个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学习难点 了解相似三角形三个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课时活动设计 复习回顾 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些 解:ASA,AAS,SSS,SAS. 2.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有哪些 解:(1)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复习已得结论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新知 提问:那么我们怎么证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是真命题呢 定理1: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如何对文字命题进行证明 与同伴进行交流. 学生组内合作,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并给予指导,通过多媒体展示证明过程. 已知:如图1,在△ABC和△A'B'C'中,∠A=∠A',∠B=∠B'. 求证:△ABC∽△A'B'C'.图1 证明:在△ABC的边AB(或它的延长线)上截取AD=A'B',过点D作BC的平行线,交AC于点E(如图2),则∠ADE=∠B,∠AED=∠C, =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过点D作AC的平行线,交BC于点F,则 =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图2 ∴ = . ∵DE∥BC,DF∥AC, ∴四边形DFCE是平行四边形. ∴DE=CF.∴ = .∴ == . 而∠ADE=∠B,∠DAE=∠BAC,∠AED=∠C,∴ △ADE∽△ABC . ∵∠A=∠A',∠ADE=∠B=∠B',AD=A'B',∴△ ADE ≌△ A'B'C' .∴△ABC∽△A'B'C'. 设计意图:通过证明,我们可以得到命题1是一个真命题,从而得出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推理证明 1.可以类比前面的证明方法,来继续证明定理2: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证明思路和证明方法. 已知:如图,在△ABC和△A'B'C'中,∠A=∠A',=. 求证:△ABC∽△A'B'C'. 证明:在△ABC的边AB(或它的延长线)上截取AD=A'B',过点D作BC的平行线,交AC于点E,则∠B=∠ADE,∠C=∠AED, ∴△ABC∽△ADE(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 ∵=,AD=A'B', ∴=. ∴=. ∴AE=A'C'. 而∠A=∠A', ∴△ADE≌△A'B'C'. ∴△ABC∽△A'B'C'. 2.让学生独立完成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证明.从而得到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3: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已知:如图,在△ABC和△A'B'C'中,==. 求证:△ABC∽△A'B'C'. 证明:在△ABC的边AB,AC(或它们的延长线)上分别截取AD=A'B',AE=A'C',连接DE. ∵=,AD=A'B',AE=A'C', ∴=. 而∠BAC=∠DAE, ∴△ABC∽△ADE(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 又=,AD=A'B'. ∴=. ∴=. ∴DE=B'C'. ∴△ADE≌△A'B'C'. ∴△ABC∽△A'B'C'.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模仿前面的证明过程进行证明.可让学生板书过程,或老师在学生中寻找具有代表性资源,通过投影修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巩固训练 1.判断题: (1)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 ) (2)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 ) (3)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 ) (4)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 ) 2.如图,AD⊥BC于点D,CE⊥AB于点E,且交AD于点F,你能从中找出几对相似三角形 解:6对.△AFE∽△CFD,△ABD∽△CBE,△DCF∽△DAB,△AEF∽△CEB,△AEF∽△ADB,△CDF∽△CFB. 3.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A1B1C1和△A2B2C2,它们相似吗 解:相似. 由图可知,A1B1==2,B1C1==2,A1C1=4,A2B2==,B2C2==,A2C2=2. ∴===2. ∴△A1B1C1∽△A2B2C2. 设计意图:通过上面的练习,灵活运用三种判定定理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加深对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理解,提高运用判定定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方法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选择: 1.已知有一角相等,可选判定定理1和2; 2.已知有两边对应成比例,可选判定定理2和3.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让学生学会疏理、归纳和总结. 相关练习. 1.教材第102页习题4.9第1,2,3,4题. 2.相关练习.*4.5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选择:1.已知有一角相等,可选判定定理1和2;2.已知有两边对应成比例,可选判定定理2和3.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