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分数的意义》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分数的意义》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及其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使学生受到“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以及分数大小的比较。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概念,学习了数的整除,以及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分数的意义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是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有关概念,学习分数的四则计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以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阶段已对分数有初步的认识,所以教材有步骤地安排分数意义的教学,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第一步先用一组图形来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步引申出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第三步联系上述两组图形的认识,总结出单位“1 ”的含义。这样就使学生从借助直观图初步认识分数,逐步上升到对分数的理性认识,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教学策略及教法,学法
本节课中,我改变了传统的教法,大胆地将分一个物体和分一些物体这两种情况放在一起,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冲突,使学生产生本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进入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由于数学学习情景的新异程度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处于适度的关系,所以学生便可以将四年级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及二年级学习平均分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新组合,用以尝试解决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一新的数学问题。
教学媒体设计
1、多媒体出示图片,既方便又有动感。
2、多媒体出示概念,重点突出,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3、多媒体出示练习,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加深对知识的巩固。
学习评价设计
本课概括分数的意义时,并不是简单地出示分数的意义去让学生记住,而是在各个例子分析的基础上,经过由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以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这既体现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及媒体应用
一、 从生活问题入手,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 老师买了一个西瓜,分给两个人吃,怎样分更公平? 板书:平均分 每人得到多少个西瓜? 2、 在什么情况下用分数来表示? 3、对于分数,你们还有那些了解 4、 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有关分数的知识。板书:分数的意义 平均分 个 不能用整数表示时 回忆已过的知识 这里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让学生认识用一种新的数来表示的必要性,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体会数的概念的扩展。
二、 认识分数的意义 1、 认识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的几分之几 (1)我们在四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分数。现在请大家一起来看课本第66
页上的例子。请大家根据每幅图的意思,在下面填上相应的分数。 (2)谁来说说第一幅图的意思? 第二幅是什么意思? 第三幅图是表示1米长的线段。请你说一说它的意思。 (3)提问:这里我们是把什么来平均分的? 说明:一块饼、一张纸可以称为一个物体,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所以,这里是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来平均分的。 追问:谁再说一说,这里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都是怎样分的的?这样的1份或几份要用什么数来表示? 指出: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份 1份 ( ) 6份 1份 5份 ( ) ( ) 10份 1份 9份 ( )( ) 学生自由讨论后,教师总结用分数来表示。 多媒体出示一块饼、一张纸和一条1米长的线段,形象生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里先对上面三个图形表示的意义进行综合,在综合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以便学生逐步抽象,概括分数的意义。
2、 认识单位“1 (1)对分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单位“1”的关注。 ① 比较两个苹果图 第一个( )表示的是几个苹果?第二个(  )表示的是几个苹果? 都是( ),为什么第一个( )表示的是半个苹果,而第二个( )表示的是两个苹果? 师小结:由于要分的苹果个数不同,虽然都是平均分成两份,表示其中的一份,但每份的苹果个数是不同的。 ② 我们实际上是把四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的。 (2)概括单位“1 ” ①无论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 ② 刚才我们说把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还可以怎么说? ③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举例说说。 (3)多媒体出示练习。 3、 归纳概括分数 的意义 (1)黑板上的分数,单位“1”的个数不同,平均分的份数也不同,取的份数,也不都相同,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概括分数的意义 你能说说什么叫做分数吗?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学生初步概括后,看书上的结论,理解“1”为什么加引号? 4、看图说出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要分的总个数不同 学生讨论。 指名学生回答。 指名请学生回答。 它们的分数相同。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学生自由回答,教者概括。“1”不是实实在在的1,它是一个单位。 直观出示两个苹果图,既方便又能使学生一目了然,加深理解。 多媒体出示概念。 用红色突出单位“1”,极其醒目,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 让学生联系实际例子说明单位“1 ”所指的具体对象,可以加深对单位“1”含义的认识,有利于学生理解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看做单位“1”。 多媒体出示比传统的教学可以更方便,更迅速地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理解分母、分子及分数单位的含义 1.分母、分子表示的意义。 观察这些分数的分母、分子,看分母、分子分别表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分数单位的意义 黑板上哪些分数是表示一份的?揭示分数单位的意义 3.练习 ①说出一个分数的分母、分子表示的具体含义。 ② 的分数单位是( ), 里有( )个 , 的分数单位是( )。 ③自己说出一个分数,再说出它的分数单位以及含有分数单位的个数。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总结。 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5”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2”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学生自由举例,指名请几位学生回答。 多媒体出示 ,老师逐一讲解分母、分子和分数线以及各自表示什么意思?
四、练习,巩固分数意义 1. 电脑出示12朵花:数数有多少朵花?根据这幅图你能得到哪些分数?说说各分数表示的意义 2、分糖果 老师拿出3块糖,这3块糖占糖的总数的 ,老师一共有多少块糖?(18)请你拿走这些糖的,你拿走多少块糖?再拿走剩下的 ,你拿走多少块糖?(依次类推) 鼓励学生尽量多说,大胆说,加深理解。 指名学生回答18,6,9 多媒体出示12朵花,图象既漂亮又清晰。 这里概括分数的意义时,并不是简单地出示分数的意义去让学生记住,而是在各个例子分析的基础上,经过由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以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这既体现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回答。 要使学生达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