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 第6课《数据解码》教案(表格式) 浙教版2023信息科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下 第6课《数据解码》教案(表格式) 浙教版2023信息科技

资源简介

教学内容 第6课 数据解码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解码及其作用。 通过实践探究,理解解码的过程。
教学重点 能基于约定规则将编码内容解码。 教学难点 理解解码是信息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必须步骤。
教学准备 电子版生活图标 标有楼幢 单元的电子版小区地图等
教学过程
教学版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课堂导入 (一)图片导入 图片导入,请同学们猜猜这些图片表示什么?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数据解码》。 看、听、讨论、回答 通过思考,发表言论,引发学生思考,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知架构 (一)小组讨论: 1.观察下面的几组“图标”,这些“图标”有什么含义 2.四人分一小组 3.讨论时间1分钟 (二)认识解码 探究解码:学生参与几组常见标识的解码 编码的定义:根据编码的规则,将数据从已经编码的形式恢复到编码前原状的过程就是解码。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 3.试一试:视频播放器能播放所有格式的视频吗 为什么 (三)解码实践 1.在计算机中,文字、图像、视频、声音都被编码成一组由二 进制“0”和“1”组成的数据,通过解码,它们就能恢复成原始数据。 2.解码有公开和专用之分。 公开解码是人人都可以获得和运用的通用解码,而专用解码需要通过身份识别,才能进行传输。 观看 图标 思考 讨论 观看、思考 学生动手解码,教师巡堂指导,并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助。 分享交流。 探索新知识 学生通过观看图标,思考,讨论,自主探究生活中图标的解码过程,达到教学目标,提高信息意识,增强社会信息责任。 学生通过3个活动,自主探究,讨论,思考,动手画一画等,了解解码的过程,增强计算思维,提高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了解计算机的编码解码过程,实现信息科技核心素养育人目标。 通过思考分享,给同学评价,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体现教——学——评一致性。
拓展延伸 灵活运用 1.将下面的数据在右侧网格中进行解码表示出来 2.自制一组二进制编码,让你的同桌进行解码,并分享作品。 思考做题,自主出题,分享作品 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课堂小结 反思提升 这节课的内容就上到这里,谁能来说说你的收获?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总结。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分享收获和体会 通过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达到深化提高目的。
板书 第6课 数据解码 1.解码的意义。 2.解码的实现。 3.解码的应用。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