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小数加减法单元设计文本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小数加减法单元设计文本

资源简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单元设计
一、单元内容:
1.小数部分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例1)
2.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例2)
3.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例3)
4.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例4)
二、教材解读:
1.课程标准的对比
第一学段,由“会计算.......运算”修订为“会进行.......运算”,更符合语法习惯,其实质并没有什么变化。第二学段的目标动词由“会”变为“能”,可见在这个学段对小数运算的要求相对有所提高。
2.教材的纵向解读
纵向梳理加减法运算的学习历程,将小学阶段的加减法知识整理成“知识轴”,明确本单元的知识点在全册教材中的作用及价值。
从以上“知识轴”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小数加减法知识点的学习顺序和整数加减法是相同的,都经历计算、混合运算、运算定律这样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学习顺序进行。这样统一模式的学习顺序,有利于实现整数加减法到小数加减法的迁移并形成系统的知识链。
(2)小数加减法对五下分数加减法的学习起着重要的迁移作用。理解小数加减法背后的算理的核心本质,并能和整数加减法的核心算理相融合,才能为今后分数加减法的深入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三上),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三下),掌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减法的性质及简便运算(四下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四下第4单元)。学生在以上的知识基础进行学习本单元的小数加减法的,同时本单元的学习又为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加减法奠定知识和理论基础。
四、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及混合运算。
2.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增强计算的灵活性。
3.体会小数的加减法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使用,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价值,提高学习好数学的信心。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的算法,理解其算理。
2.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3.能利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难点:
弄清“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尤其是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加减法运算。
六、单元整体设计
(1)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素材。
教学时既可根据教材提供的买书情境为素材,引入小数加减法,也可以选择与日常生活、产实际联系紧密的素材开展学习活动,如家庭用水、用电、用煤气的数量与价钱;购买有关生活,学习用品的价钱等。通过将学生置于相关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然地实现由生活到数学的转化,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小数加减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应用意识。还可以充分用主题图,让学生在课前到书店或超市调查喜欢的图书或物品的价格,收集和记录相关的数,为学习小数加减法做好准备。
(2)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通过整数加、减法的学习掌握了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及进、退位的规则。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和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找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将整数加减法知识迁移到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用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经验来计算小数加减法,再根据学生的计算情况,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列竖式时应如何对齐数位的道理。
(3)克服负迁移的影响,突破小数计算中的难点。
教学例1小数的加减法竖式计算时,由于两个小数的位数相同,学生计算时会迁移整数加减法计算经验把相同数位对齐,也就不自觉地做到了把小数点对齐。教学例2时,则出现小数的位数不同的情况,由于新知与学生已有的认识存在矛盾冲突,受学习负迁移的影响,学生则容易出现将小数的末尾对齐等错误,这也是小数加减计算中的难点所在,因此,教材安排例2加以解决。学生计算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数数位不同,学生可能会出现把小数的末尾对齐的情况;二是被减数百分位上没有数字,需要在被减数的末尾添0,并且计算过程中又涉及了连续退位减的情况。
因此,教学时不但要让学生说清怎样算,还要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算。计算时可引导学生思考:要从哪一位算起?百分位上要算几减几 学生在计算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教学时应有层次地进行引导,让学生说清自己的算法。如学生计算时,在被减数末尾添0后,可进一步追问添0的依据,使学生应用小数的性质来解释为什么这样计算;如果学生出现把小数末尾的数字对齐的情况,则可迁移前面学习的经验,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从而从计数单位的角度或借助人民币单位等来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还可引导学生举出反例加以说明,体会只有小数点对齐,才能保证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对齐,从而认识到小数点对齐的必要性,加深对算理的理解,为归纳、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