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例1。(教材第27页)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收集的数据,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适当渗透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了解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初步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难点: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气球学具。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你们肯定都认识他,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他是谁?他就是大耳朵图图(请仔细看)(播放视频)师:让同学举手回答图图在干什么,干的怎么样。预设答案:生:图图在整理玩具。生:图图整理的不好。师:如果你是图图,你会怎样整理?生:我会把颜色一样的放在一起整理。生:我会把毛绒玩具和毛绒玩具放在一起,把塑料的玩具和塑料的玩具放在一起。师: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棒,都知道收拾物品时先分类再整理,今天老师就跟大家一起学习《分类与整理》的知识。(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导入的视频是孩子们喜欢看的动画片,图图整理玩具很乱,如果想快速整理玩具,该怎么办呢?由这个问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1、播放气球主题图。师:图图整理完玩具,去超市买了一些漂亮的气球,各式各样的气球漂亮极了,你发现了什么?生:发现了气球有不同的颜色,有黄色的、红色的、蓝色的。生:发现了气球有不一样的形状,有花形的、心形的、椭圆形的。生:发现了气球一共有12个。生:发现了椭圆形的气球最多。生:发现了花朵形的气球有3个,心形的有4个,椭圆形的有5个。2、动手操作。师:这些气球,可以怎样分类?不着急,我们一起来看活动要求。师生:(1) 想一想:按什么分类?(2)摆一摆:怎样分类?(3)记一记:画一画或写一写,把分类的结果记录在学习单上。【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问题“这些气球可以怎么分类?”出发,设计了学生既熟悉又现实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定标准进行分类,自由地探索。学生经历想一想,分一分,记一记,体会用统计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为后面的统计教学积累了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那么,接下来请你利用手中的学具将这些气球按你喜欢的方式分分类,并将分类结果记录下来。(5分钟限时)3、展示交流师:我们来看看同学们是怎样用你手里的学具进行摆一摆的。(希沃截屏展示几位同学摆一摆的作品)(1)按照形状分类,个体呈现摆一摆的结果:学生汇报交流,都是按照形状分类,将心形的摆成了一堆,花形的摆成了一堆,椭圆形的摆成了一堆。师:板书 按形状分师:接下来我们展示几位同学按形状分类记录的结果。(希沃截屏)(2)按照形状分类,个体呈现记录结果:同一种标准下学生作品呈现形式不同,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你最喜欢哪一幅?学生交流:每一幅图的信息。生1:他是按照形状分类的,分了3类,花朵形的有3个,心形有4个,椭圆形的有5个,还用小圆圈来表示这些图形…生2:他是按形状分类,分了3类,用对勾来表示这些图形...生3:他是用文字记录的,花朵的有3个,心形4个,椭圆形的5个。整体对比:师:这四幅作品有什么共同点?生:都是按照形状分,分类的结果一样。有3个花朵形的气球,4个心形的气球,5个椭圆形的气球。师:看来你最喜欢哪一幅?理由是什么?生1:我喜欢第4幅,因为简单、清楚。生2:我喜欢第1幅,因为他用一个一个圆圈表示图形很简单,还可以知道有几个。师:是呀,他用边画边记的方法,不仅知道分类的结果,还记录了过程,让我们看得更明白。简单分析数据:师:从这幅图中你还知道了什么信息?(指第1幅)生:花朵形的气球最少,椭圆形的最多,总数是12个。师:从第4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生:有3个花朵形的气球,4个心形的气球,5个椭圆形的气球。师:让我们把分类结果记录在黑板上。板书:【设计意图】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分类计数结果的呈现,完全是学生自主得来。通过对学生作品的选取评定,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与教学目标之间的认知需求。在巡视当中收集了不同层次的典型作品,由凌乱到整齐,由先分类再计数到边分类边计数,由画实物图到画象形图,再到图文结合的方式,学生经历逐步抽象的过程,形成了分类计数的方法。这里第一次进行对比,引领学生讨论最喜欢谁的作品及理由,根据形状分类计数结果进行一次对比,感受虽然呈现的方式是多样的,但计数的结果是相同的,体会了分类结果在单一分类标准下的一致性。(3)按照颜色分类,个体呈现摆一摆的结果:整体对比:师:谁能看懂他们是怎么分类的?生:他们是按照颜色分类的。(板书:按颜色分)师:你还知道了什么信息?生:黄色气球有5个,蓝色气球有3个,红色气球有4个。师:你能用黑板上的方式记录这种分类结果吗?梳理板书:对比两种分类标准的结果。板书:师:请看黑板上这两种分类的方法,你有什么发现?生1:一种按照形状分,一种按照颜色分。生2:按照形状分,记录的形式虽然不同,但是分类的结果都一样,都有3个花形的气球,4个心形的气球,5个椭圆形的气球。生3:按照颜色分,分类的结果也都是3个蓝色的气球,4个红色的气球,5个黄色的气球。生4:我发现不管是按颜色还是按形状分,最后都分成了3、4、5。生5:我觉得虽然都是3、4、5,但是3表示的意义不一样,一个是代表3个花形气球,一个是代表3个蓝色气球。师:同学们发现的可真多,其实你们说的形状、颜色,在数学上叫做分类标准。师:统一标准下,我们分类的结果是相同的!如果按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分类的结果也会不同。在这里还要让学生说一说:按形状分结果怎样,按颜色分结果怎样,都是3、4、5,但这些数字表示的意义不一样,从而体会结果不同。【设计意图】通过根据颜色分类计数结果在黑板上的呈现,既巩固了记录分类计数结果的方法,又进行了根据不同分类标准下的不同结果的对比。让学生在第二次对比中体会不同标准下分类结果的多样性。通过读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感受数据和信息,培养学生数据意识,促使学生对简单统计活动的主要环节进行初步感知。(三)练习反馈,巩固新知1.完成教材第29页第2题,请将这些图片按要求分类。按水果的种类分一分,涂一涂,填一填。( )个( )个( )个按卡片的形状分一分,涂一涂,填一填。( )个( )个( )个师:这道题同学们手里没有相应的学具了,我们该怎么办?生:我们可以拿出彩笔进行涂色,比如有4个桃子,就涂4个圆圈。师:嗯,如果我们不能拿出学具进行摆一摆时,画这样的图是很方便我们记录下结果的,像这样的图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象形统计图。师:那在涂色时,我们是随便涂的吗?生:以直线为起点,可以从下往上数一个画一个。师:嗯,从下往上依次画,这样有顺序的画方便我们更好的整理结果。【设计意图】按给定的不同标准进行分类计数的巩固练习,既可让学生按不同的标准对同一组卡片进行分类,又可以让学生熟悉用象形统计图呈现计数结果的方式。2.给下面的房间物品找到它们该放的地方。(多媒体课件游戏)3.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分类与整理吗?学生交流分享。生:垃圾分类、超市商品、玩具分类…(学生提到的分类让其展开说说,体会分类的应用。)师:事物可以根据形状、颜色、不同的功能、用途等进行分类。我们每天都需要做的垃圾分类是很重要的。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回收的垃圾再利用,还能进行能量转换呢!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这场人与垃圾的战役中,人们把垃圾从敌人变成了朋友。师:我们来看看垃圾都可以分成哪些类(出示图片)【设计意图】生活中的分类与整理让学生自己举例,并展开说说,体会分类的意义与在生活中的应用。最后通过垃圾分类的讨论,渗透了保护环境,热爱生活的思想教育。(四)课堂小结,回顾新知那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分享,你都收获了些什么?你能来总结一下吗?(五)课后实践,运用新知课后请同学们回家上网查一查,哪些垃圾是属于哪一类的,下节课介绍给大家!(六)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