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乘法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笔算乘法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

资源简介

笔算乘法
教材第49页的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1、第2题。
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深入体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并熟练掌握其中的进位乘法技巧。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将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让他们明白数学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具体学习目标如下:
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进位乘法计算方法,确保计算准确、迅速。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进位乘法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数学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2主题图,彩色笔。
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38×10=   20×14=   91×40=   81×60=
72×30=   50×31=   62×30=   70×21=
2.笔算。
35×7=    23×21=
为了加深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理解与应用,我们组织了一次集体活动。全班同学都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认真完成了相关的计算题目。同时,我还特别指定了两位同学到黑板前进行演示,以便其他同学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和学习他们的计算过程。
这两位同学在黑板上一步步地展示了他们的解题步骤,从乘法的起始位置开始,到每一位的乘积,再到进位的处理,都一一详细写出。其他同学聚精会神地看着,不时地在本子上记录或比对。
完成后,我请其中一位同学上前,向全班解释了他的计算过程。他清晰地描述了每一步的计算依据,以及如何处理进位等问题。其他同学听得津津有味,有的还举手提问,或者提出自己的见解。
接着,全班进入了集体订正环节。我带领大家一起核对了黑板上的答案,指出了可能存在的错误,并解释了正确的计算方法和思路。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共同确保了每一位同学都能准确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锻炼了计算能力,还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集体活动既有趣又有益,让他们更加喜欢数学,也更加有信心去面对未来的学习挑战。
1.学习教材第49页例2。
投影出示例2的内容,并增加一些互动和启发性的元素:
老师(展示投影示例2): 请大家仔细阅读题目,和旁边的同伴分享一下,你从题目中得到了哪些关键信息?
学生1: 我了解到春风小学有37个班级,并且平均每个班级里有48名学生。
学生2: 我还知道了,每名学生午餐时需要一盒酸奶。
学生3: 所以,题目想要我们找出的是,春风小学午餐总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老师: 非常棒,大家都找得很准确!现在,我们要求出春风小学午餐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这实际上是一个乘法问题——37个48是多少?那么,我们该怎么列式来表示这个问题呢?
学生(齐声或个别): 37乘以48!
老师(板书): 很好,列式就是37×48。
那么,接下来我们怎么计算这个结果呢?大家可以先想一想我们之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也可以和小组里的伙伴们一起讨论,看看有哪些方法可以得到这个答案。等会儿,各组派一个代表来分享你们的方法给全班同学听,好吗?
(学生们开始热烈讨论,老师走动观察,时而参与讨论,时而给予指导)
(讨论结束后,各组代表上台汇报,老师记录并点评各种计算方法,鼓励创新思维,同时强调计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笔算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看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是如何计算的。当我们使用37这个数去乘以48时,我们先从个位开始。
个位上的7乘以48的个位8,得到56。这个6写在乘积的个位上,而5作为进位留到十位。
接着,7再乘以48的十位4,得到28。由于这是十位上的计算,所以我们实际上得到的是280。再加上之前个位进上来的50(即5个十),我们得到330。因此,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也写3,但因为百位上暂时还没有数,所以我们先写一个0占位,得到结果330,但别忘了我们之前还有十位进上来的数。
然后,我们用37的十位3去乘以48。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因为3是十位数,所以实际上我们是用30去乘。30乘以48得到1440。这个结果的个位和十位要与前面得到的330对齐,即写在百位和千位上。
最后,我们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330加上1440,得到1770。由于个位相加时没有进位,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1770。但我们之前漏掉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在个位相乘时,进位到十位的5,这5要加到1770上,所以最终结果是1775。不过,这里的1775与我们列式解答的1776不符,经过检查,我们发现是之前进位时的一个小错误,正确的进位乘法结果应该是1776盒酸奶。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无论是进位还是不进位,基本步骤都是相同的: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用十位去乘,最后相加。在进位乘法中,需要注意每一位相乘后的进位问题,确保在相加时不要遗漏这些进位数。
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我们主要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与之前的复习内容相比,今天的重点是处理乘法中的进位问题。通过逐步计算每一位的乘积,并正确处理进位,我们可以得到最终的乘积结果。这种计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非常有用,尤其是在处理需要精确计数的场景时。
2.指导完成下面的练习。
23×34     54×13     39×27     17×28
为了加深学生们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理解,我们可以按照组别分配不同的题目让他们进行计算。这样既能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又能让他们在合作与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首先,我们可以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并给每个组分配一个特定的题目。这样做不仅能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还能让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到责任感和成就感。在分配题目时,我们要注意题目的难易程度要适中,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学生们在小组内完成计算后,可以鼓励他们互相交流笔算的过程。他们可以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步骤、方法以及遇到的困难,同时也可以听取其他同学的建议和意见。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们不仅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还能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到新的方法和技巧。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们互相改正和补充。如果某个同学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其他同学可以指出并帮助纠正。同时,如果某个同学的方法比较独特或者优化,也可以分享给其他同学,让大家共同学习。
最后,我们可以挑选几名学生代表发言,分享他们小组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在发言的过程中,其他同学可以认真倾听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或看法。发言结束后,我们可以进行集体订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和技巧。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提升计算能力,还能培养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同时,他们在互相学习和帮助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3.巩固练习。
24×41 15×21 22×74 53×27 44×59 86×13
在学生们计算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巡视教室,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当发现有学生的练习本写得既正确又规范时,老师可以挑选几本拿到讲台上,利用实物投影展示给全班看。
“大家看,这位同学的计算结果完全正确,而且书写非常规范,字迹清晰、整齐。我们给他鼓掌!”老师可以这样说,同时把对应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书写规范意识。同时,通过实物投影展示优秀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竞争意识,进一步促进他们的学习动力。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12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要用14小时 ,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2.有36行苹果树,每行20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1.你能直接写出得数吗
24×19=   38×9=    76×99=   12×11=  11×47=  38×21=
2.商店特价出售成套茶具,每套茶具里有6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售价34元,今天工作人员共卖出38套这种茶具,一共卖了多少元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计算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对于初学者而言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它涉及到三层计算的复杂性。学生在掌握这一技能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混淆乘数十位和个位的计算,或者将乘数弄错而导致错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计算方法,我在教学中特别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鼓励学生在书写竖式时,不仅记录计算过程,还要在旁边简要地写下算理。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记住自己每一步的计算目的,避免在计算过程中出现思维混乱。同时,当他们在检查自己的答案时,这些记录也能帮助他们快速发现并纠正错误。
其次,我认识到对这一知识点的教学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我不仅关注学生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更重视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计算过程中的算理。看似简单的计算背后,其实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原理和逻辑,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确实是一项挑战。因此,我在教学中会耐心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步的计算依据和逻辑,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正确认识。
最后,我意识到加强对算理的理解是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的关键。因此,我会经常观察和思考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分析其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同时,我也会通过举例、练习等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帮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综上所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学生的认真实践。通过加强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可以逐步克服计算中的难点和错误,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和计算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