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时 二次根式及其性质课时目标1.了解二次根式和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能将二次根式(根号下仅限于数)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2.通过对二次根式的性质的探究,提高数学探究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3.经历在具体情境中发现二次根式的过程,体会引入二次根式的必要性.4.经历观察、交流、总结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体现发现的快乐,并提高应用的意识.学习重点了解二次根式和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能将二次根式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学习难点对二次根式的性质的探究.课时活动设计问题引入思考:用带根号的式子填空,观察这些结果有什么特点 (1)图1的画框为正方形,若面积为8 dm2,则边长为 dm;若面积为S dm2,则边长为 dm. (2)图2是一块长方形的土地,若宽是长的,土地的面积为13 m2,则它的长为 m. 图1 图2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用带根号的式子填空,为下面探究二次根式的特征作准备.知识回顾1.什么叫做平方根 2.什么叫做算术平方根 3.什么数有算术平方根 设计意图:回顾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作准备.探究新知探究1 二次根式的概念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解答,最后教师总结.问题1:问题引入中的问题,我们得到的结果分别是,,,这些式子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解:这些式子分别表示8,S,的算术平方根.问题2:非负数b,m+n,t2-2的算术平方根怎么表示 解:算术平方根分别是,,.问题3:什么样的数才有算术平方根 解:只有非负数才有算术平方根.问题4:这些式子有什么共同特征 解:①含有“”;②被开方数为非负数.总结二次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a叫做被开方数.(注意:a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式子.)二次根式的两个必备特征:①外貌特征,含有“”;②内在特征,被开方数a≥0.探究2 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使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的m的取值范围是 . 分析:要使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即需满足被开方数≥0,列不等式求解即可.解:由m-2≥0,得m≥2.∴当m≥2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问题2:使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的a的取值范围是 . 分析:若二次根式为分母时,应同时考虑分母不为零.解:由a-1≥0,得a≥1.又∵为分母,∴≠0.∴a-1≠0,即a≠1.∴当a>1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总结 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的依据:(1)形如的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m≥0.(2)二次根式作为分式的分母时,如有意义的条件:m>0.探究3 二次根式的性质观察下列式子,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讨论.=6;×=6;=;=;=;=.问题1:你有什么猜想 解:=·(a≥0,b≥0),=(a≥0,b>0).问题2:根据上面的猜想,估计下面每组两个式子是否相等,借助计算器验证一下吧.(结果精确到0.000 1)(1)= ,×= ;(2)= ,= . 解:(1)6.480 7 6.480 7 (2)0.925 8 0.925 8验证猜想:=×,=.总结 二次根式的性质:(1)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算术平方根的积;(2)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算术平方根的商.=·(a≥0,b≥0),=(a≥0,b>0).探究4 最简二次根式问题:化简下列二次根式.(1); (2); (3).解:(1)=×=9×8=72.(2)=×=5.(3)==.交流:观察化简结果5,,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呢 解:被开方数中都不含分母,也不含能开得尽的因数或因式.小结 最简二次根式定义:一般地,被开方数不含分母,也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化简时,通常要求最终结果中分母不含有根号,而且各个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设计意图:引领学生自主探索二次根式的性质,从特殊数入手,希望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经验,再进一步强化这样的经验和猜测,最后经由学生交流,总结、归纳出二次根式的性质.典例精讲例1 化简:(1); (2); (3).解:(1)=×=9×8=72.(2)=×=5.(3)==.例2 化简:(1); (2); (3).解:(1)==×=5.(2)===.(3)==.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学生进一步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熟练掌握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巩固训练1.下列各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C )A. B. C. D.2.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B )A.=· B.=×C.=× D.=3.填空.(1)使式子有意义的a的取值范围为 1(2)已知+=0,则xy的值为 -6 . (3)当x= - 时,+6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6 . 4.化简:(1); (2); (3).解:(1)==.(2)====.(3)=×=2×6=12.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练习中联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解决问题的想法,获得成功的体验;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的习惯.课堂小结1.二次根式的概念是什么 怎样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具有怎样的性质 3.怎样把一个二次根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 设计意图: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相关练习.1.教材第43页习题2.9第1,2,3题.2.相关练习.第1课时 二次根式及其性质 1.二次根式定义.2.二次根式性质.3.最简二次根式.4.练习.教学反思第2课时 二次根式的运算课时目标1.掌握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并能够熟练应用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2.会用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法则进行简单运算.3.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运算法则、运算律,并能用这些运算法则、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正确计算,培养类比学习的能力.4.增强学生的符号、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合情推理和表达的能力.学习重点掌握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并能够熟练应用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学习难点会用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法则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课时活动设计回顾复习1.二次根式有什么特征 2.求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3.二次根式的性质是什么 4.什么叫最简二次根式 设计意图:通过回答二次根式的特征、求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以及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等问题,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与复习,重点让学生复习回顾二次根式的性质,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问题导入思考:长方形的面积是,它的长是,宽是多少 教师追问:该怎么计算呢 提示:根据之前学过的二次根式的性质来解决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思考问题,引出二次根式的除法,从而切入正课:如何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探究新知探究1 同类二次根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小组交流,最后总结.化简下列二次根式,观察他们的特点,并进行分类:; ; ; ; ; .解:分别化简为2; 3; 4; ; ; 2.分成两组:一组是2,3,,;另一组是4,2.问题:这样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呢 解:将二次根式中带有相同根式的分为一组,如第一组中都含有,第二组中都含有.小结:化简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被称为同类二次根式.探究2 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等号的左边与右边对换,就能得到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二次根式的性质1:=·(a≥0,b≥0);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a≥0,b≥0).二次根式的性质2:=(a≥0,b>0);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a≥0,b>0).追问:问题导入中的长方形的宽该如何计算呢 解:宽===2.问题:从上面的运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a≥0,b≥0);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a≥0,b>0).提示: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最后结果一般要求写成最简的二次根式的形式.探究3 二次根式的分母有理化问题:是最简二次根式吗 如果不是,如何化简呢 解:不是.==.总结:形如的式子,分子、分母同乘以,可以使分母不含根号.思考:如何化简呢 解:==.总结:形如的式子,分子、分母同乘以m n,构成平方差公式,可以使分母不含根号.探究4 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问题1:你能直接写出下列式子的结果吗 (1)3x2+4x2;(2)x2+3x2+y.解:(1)7x2.(2)4x2+y.问题2:类比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想想如何计算- 解:-=4-3=.问题3:+能不能再进行计算 为什么 解:不能,因为它们都是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不相同,所以不能合并.二次根式的加法、减法法则:(1)先化为最简二次根式;(2)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提示: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最后结果一般要求写成最简的二次根式的形式.探究5 二次根式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下列式子,观察运算过程,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1)3×2;(2)×-5;(3)(+1)2;(4);(5)(-)×;(6).解:(1)3×2=3×2×=6.(2)×-5=-5=-5=6-5=1.(3)(+1)2=()2+2+12=5+2+1=6+2.(4)=-32=13-9=4.(5)(-)×=×-×=-=6-1=5.(6)=+=+=+=2+3=5.总结:实数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二次根式,我们在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时,可以用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也可以用到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探究6 二次根式化简求值化简(-)·,其中a=3,b=2.你是怎么做的 解:方法一(先代入,后化简):把a=3,b=2代入代数式中,原式=(-)·=-=-2.方法二(先化简,后代入):原式=·-·=-b,把a=3,b=2代入代数式中,原式=-2.追问:哪种方法更简便 归纳 二次根式化简求值的方法:解决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问题时,直接代入求值比较麻烦,可先化简已知条件,再用乘法公式变形,最后代入求值即可.设计意图:给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学现象发现数学规律.通过探究中具体例题的学习,获得二次根式加减乘除运算的有关技能.典例精讲例1 计算:(1)+;(2)-;(3)(+)×.解:(1)+=+=×+=4+=5.(2)-=-=-=.(3)(+)×=+=+=2+3=5.例2 已知a=,b=,求.分析:先化简已知条件,再利用乘法公式变形,即a2+b2=(a+b)2-2ab,最后代入求解.解:∵a===+2,b===-2,∴a+b=2,ab=1,∴====2.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学生进一步理解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巩固训练1.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B )A.=-2 B.=2C.3-=3 D.+=2.填空.(1)计算×= ;= 18 . (2)长方形的宽为,面积为2,则长方形的长为 2 . (3)计算(-3)÷= -5 . (4)若两个最简二次根式和能够合并,则m= 5 . 3.计算:(1)(-)×;(2)(2+)(2-);(3)×=;(4)+-.解:(1)(-)×=×-×=-=2-=.(2)(2+)(2-)=22-=4-2=2.(3)×-=3×-10=3×3-10=-1.(4)+-=+4-=4.设计意图:通过实时练习,学生在系统归纳整理了二次根式四则运算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了对二次根式四则运算法则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课堂小结1.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法则是什么 2.二次根式化简求值的方法有哪些 设计意图: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相关练习.1.教材第45页习题2.10第1,2题,第48页习题2.11第1,2,3题.2.相关练习.第2课时 二次根式的运算 1.二次根式乘除法法则.2.同类二次根式.3.例题:4.练习: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