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添括号法则课时目标1.掌握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的内在美.2.熟练运用添括号法则,渗透类比、转化和整体思想.3.会运用法则进行整式变形,使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发展模型意识.学习重点通过添括号,构造公式结构形式,运用公式计算.学习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公式.课时活动设计回顾引入复习已学过的乘法公式:1.平方差公式:(a+b)(a-b)=a2-b2.2.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同学们,你会计算(x+2y-3)(x-2y+3)吗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一步巩固平方差公式中的相同项和相反项以及公式中a和b的意义.通过任务助推教学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帮助学生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探究新知去括号法则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运算并回忆去括号法则.(1)a+(b+c)= a+b+c . (2)a-(b-c)= a-b+c .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回忆去括号法则,强调遇加不变,遇减都变,为学习添括号做好知识储备.教师引导:把上面两个等式的左右两边反过来,也就是添括号.同学们可不可以总结出添括号法则呢 学生总结:(1)a+b+c=a+(b+c).(2)a-b+c=a-(b-c).添括号其实就是把去括号反过来,所以添括号法则是:①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②如果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去括号法则,让学生自主推导得出添括号法则,完成从去括号到添括号的过渡,体会添括号法则与去括号法则是互逆变形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典例精讲例1 运用乘法公式计算:(1)(x+2y-3)(x-2y+3); (2)(a+b+c)2.解:(1)原式=[x+(2y-3)] [x-(2y-3)]=x2-(2y-3)2=x2-(4y2-12xy+9)=x2-4y2+12xy-9.(2)原式=(a+b)2+2(a+b)c+c2=a2+2ab+b2+2ac+2bc+c2=a2+b2+c2+2ab+2ac+2bc.例2 计算:(1)(a-b+c)2; (2) (1-2x+y)(1+2x-y).解:(1)原式=[(a-b)+c]2=(a-b)2+c2+2(a-b)c=a2-2ab+b2+c2+2ac-2bc.(2)原式=[1-(2x-y)][1+(2x-y)]=12-(2x-y)2=1-4x2+4xy-y2.设计意图: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本题旨在让学生熟练运用法则简化运算,进一步突出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理清知识点的本质,也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巩固训练1.对整式-a+2b-c添括号,正确的是( A )A.-(a-2b+c) B.-(a-2b-c) C.-(a+2b-c) D.-(a+2b+c)2.不改变x+(y-z)的值,把括号前的“+”变成“-”,其结果正确的是( D )A.x-(y-z) B.x-(-y-z) C.x-(y+z) D.x-(-y+z)3.计算:(1)(3a+b-2)(3a-b+2); (2)(x-y-m+n)(x-y+m-n).解:(1)原式=[3a+(b-2)][3a-(b-2)]=(3a)2-(b-2)2=9a2-b2+4b-4.(2)原式=[(x-y)-(m-n)][(x-y)+(m-n)]=(x-y)2-(m-n)2=x2-2xy+y2-m2+2mn-n2.设计意图:通过巩固训练,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同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发现错误并纠正.课堂小结1.你在本节课中有哪些收获 2.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如果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强化添括号法则的记忆,加深学生对添括号法则的理解和掌握,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相关练习.1.教材第112页习题14.2第3题.2.相关练习.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