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主题名称 《比大小》年级学科 一年级 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教学内容分析 《比大小》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会认、读、写5以内各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数的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后面数学最重要的基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符号“>”、“<”、“=”,并了解其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初步体验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大小的过程,学会用符号比较数字的大小。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符号“>”、“<”、“=”,会用符号来描述5以内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理解“>”、“<”、“=”的含义,能区分“>”、“<”。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教科书P17情境图。 师:小猴子们到野外聚餐,仔细观察,图中都有些什么? 生:图中有猴子、桃、香蕉、梨。 师:图中有几只猴子?几个桃?几根香蕉?几个梨?请大家数一数、写一写。 生:图中有3只猴子,3个桃,2根香蕉,4个梨。 师:想一想,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这些水果够分吗? 师:要想知道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这些水果够不够分,就是要把猴子的只数与水果的数量进行比较。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比大小。(板书课题:比大小) 【经历过程,探究新知】 1.学习“=”。 师:1只猴子吃1个桃,桃够分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猴子有3只,桃也有3个,猴子和桃的数量同样多,所以桃够分。 师:请你摆一摆,排一排,让别人一眼就看出猴子的数量与桃同样多。 让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摆猴子与桃的图片。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大家看,左边的3只猴子可以写成几?右边的桃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左边写“3”,右边也写“3”)猴子的只数与桃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同样多)对,3和3同样多,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同样多呢? 生:“=”。(板书“=”) 师:等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表示这两个数相等。 带领学生读一读:3等于3。(板书:等号3等于3) 教师利用展示台在教科书P17的日字格里示范书写“=”,学生模仿,强调写的时候要把两条线画得均匀且一样长。 师:仔细观察,等号两边的数有什么特点? 生:等号两边的数相等;等号两边是两个相等的数。 2.学习“>”。 师:每只猴子分1根香蕉,够吗?你能想办法用一个式子表示吗?可以自己动手摆一摆哟! 学生操作,让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摆猴子与香蕉的图片。 生1:不够,因为3只猴子比2根香蕉多或者说2根香蕉比3只猴子少。 生2:因为猴子比香蕉多,所以不够分,3比2大,可以用3>2来表示。 生3:因为香蕉比猴子少,所以不够分,2比3小,可以用2<3来表示。 学生在汇报时可能表达不清楚,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明确:因为猴子比香蕉多,3比2大,所以每只猴子分1根香蕉是不够分的,我们还可以用“3大于2”来表示。(板书:3>2) 师:“>”是大于号,它读作“大于”,跟着我读一读:3大于2。(板书:大于号3大于2) 师:请你观察,大于号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呢?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大大嘴巴对大数,尖尖旁边是小数。你会写“>”吗?和老师一起来写一写吧! 教师利用展示台在教科书P17的日字格里示范书写“>”,学生模仿。 3.学习“<”。 师:每只猴子分1个梨,够吗?你能想办法用一个式子表示吗? 先让学生摆一摆,用自己的语言交流,再引导学生学习“3<4”。 生1:猴子有3只,梨有4个,猴子比梨少,所以梨够分,梨多出来了1个;猴子摆了3只,梨摆了4个,猴子和梨一一对应,猴子比梨少,所以梨够分。 生2:3比4小,4比3大,所以梨够分。 如果学生可以说出“4>3”的式子,让学生说明表示的意义,教师补充;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说明4比3大,反过来说明3比4小,我们还可以用“3小于4”来表示3比4小。(板书:3<4) 师:“<”是小于号,读作“小于”,跟着我读一读:3小于4。(板书:小于号3小于4) 师:仔细观察,小于号有什么特点?小于号两边的数又有什么特点? 生:小于号的左边尖尖的,右边开口大;小于号的左边是较小的数,右边是较大的数;小于号的开口对着较大的数,尖角对着较小的数。 师:你会写“<”吗?和老师一起来写一写吧! 教师利用展示台在教科书P17的日字格里示范书写“<”,学生模仿。 4.区分“>”和“<”。 (1)区分两种符号。 指导学生用手势表示不同的符号,教师说名称,学生用手势表示,或者教师说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和“<”。 师:“>”和“<”很相似,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区分它们吗? 学生可能回答:相同点是“>”和“<”的开口都是朝着较大的数。不同点是大于号开口在左,小于号开口在右。 (2)利用儿歌记忆符号。 师:请你观察前面三道式子,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 生:“=”表示左边的数与右边的数同样多,“>”表示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大,“<”表示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 出示: 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的口朝大数,尖尖的角朝小数。 【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完成教科书P17“做一做”第1题。 第1题:让学生分别数出松鼠和松子的数量,再根据题意选择。 2.完成教科书P18“做一做”第2题。 第2题:指导学生弄清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交流分享,找出错例进行订正。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认识了哪些新的符号?你能说说这些符号的意思吗?怎样区分大于号和小于号呢?作业设计 教科书P18“做一做”3、4、5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让学生运用一一对应的思想,先让学生在摆一摆,排一排的过程中学会比较,再向学生介绍比较大小的符号,丰富课堂学习,很多时候,会出现学生判断对了,但写符号时却写错了的情况,大于号,小于号初学时很容易弄混,需要一个慢慢熟练的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