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主题名称 1.3《第几》年级学科 一年级 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实践体验、比较分析等活动探索基数与序数之间的区别。教材内容选择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而且活动性和探究性较强。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能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 2.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说明相关物体有几个和某个物体是第几个,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3.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方法,初步积累观察经验。教学重难点 1.认识几和第几。 2.能区分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排过队吗?为什么要排队呢? 生1:放学时要排队、上体育课时要排队。 生2:购物时要排队,因为不排队就没有秩序,大家挤来挤去很危险。 生3:排队是讲文明的做法。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排队是文明的行为,我们要遵守公共秩序,自觉排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排队中的数学知识。(板书课题:第几) 【经历过程,探究新知】 讲解例题,引出新知。 出示教科书P19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图中有几人排队? 可以指名学生到屏幕前对着图数一数,再让全班学生齐数一遍。 生:5人。(板书:有5人排队) 师:看看小男孩排在第几? 指名学生到屏幕前对着图数一数,数的时候说“第1”“第2”。(板书:小男孩排第2) 师:对,排队时一般是从前往后数。小男孩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生:小男孩前面有1人,后面有3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他前面有1人,后面有3人。) 师:你能照着这样的句式再说说另外几人的排队情况吗? 同桌间互相说一说,集体交流。 生1:长头发的阿姨排第1,她前面没有人,后面有4人。 生2:短头发的阿姨排第3,她前面有2人,后面有2人。 生3:拉行李箱的叔叔排第4,他前面有3人,后面有1人。 生4:背双肩包的叔叔排第5,他前面有4人,后面没有人。 师:这里有5人排队,叔叔排第5。刚才数出来的5人和这里的第5的意思一样吗?请你来说一说。 生:5表示一共有5人,第5表示位置排在最后一位叔叔只有1人。 师小结:几表示一共有几人,第几表示其中的1人。 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 请几位同学上讲台(5人),让学生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排第3的是谁,从右数,××同学排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学生积极性很高,回答问题很轻松。注意指导学生完整地表达。 【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完成教科书P19“做一做”第1题。 引导学生观察并解答,再集体交流。 2.完成教科书P19“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一共有5人,从左数,爸爸排第5。让学生充分说说两个□里的数表示的意思。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呢?作业设计 教科书P22“练一练”第1题。板书设计 第几 有5人排队 小男孩排第2,他前面有1人,后面有3人。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利用“排队买票”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逐步感知序数和基数的含义,在具体的问题中逐步理解了基数与序数的区别,使他们真正意义上理解了“几”与“第几”,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他们的思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