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3)小学信息科技六上教学计划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2023)小学信息科技六上教学计划

资源简介

浙教版(2023)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学计划
六 年级 上 册 小学信息科技 学科 20 24 年 8 月 30 日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安排,为提高信息科技学科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以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开展信息科技教育教学活动,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素质教育的大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 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单元整体设计思路来开展教学,注重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与学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紧扣《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学科特点,采取任务驱动方式,以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多尝试,多思考,多运用,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信息科技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科技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该科知识掌握情况现状分析。
五年级时学生已经进行了初步的算法学习,包括利用算法三种控制结构设计算法、算法的多种描述方式、用算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等。学生知道可以从多种途径对算法进行验证,对程序有了一定体验,但是缺乏系统的认知。 六年级学生在数学学科中,学生学习过运用简易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能够在真是情境中,探索运用基本的数量关系分析与解决问题;通过科学学科的学习,学生能够利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抓住简单事物的本质特征,能够使用模型解释科学现象和过程,这些都为六年级的信息科技学习做好了认知与能力储备。 另外也由于个人知识结构、兴趣、家庭环境等因素,他们在信息技术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水平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要关注个别,兼顾全局,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三、教学目标。
教材知识体系结构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利用算法求解简单问题的基本方式,通过若干个熟悉的实践案例提升算法设计能力,认识算法与程序之间的关系。同时,让学生意识到解决同一个问题的多种算法,效率可能不一样。能认识常见现象背后的算法的作用和人机对话的原理,探讨算法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以及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家安全的重要影响,辩证地看待算法的价值与局限。 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算法的实现 第1课算法与问题解决在计算机中运用算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第2课抽象与建模借助表格对“鸡兔同笼”问题进行抽象,用算式表达计算模型。第3课算法设计认识枚举算认识枚举算法,利用枚举法设计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法。第4课算法的程序体验认识Python编程运行环境与基础语句。第5课算法的执行进行、调试程序。第6课猜数字算法设计对猜数字问题进行抽象建模,使用循环和分支结构设计算法。第7课猜数字算法验证编写程序,验证算法,调试、完善算法与程序。
单元目标: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知道用计算机实现算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理解算法与计算机程序的关系,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提高、完善优化算法的意识。 第二单元:算法的效率 第8课算法的多样性分析猜数字游戏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多种算法、验证解决问题的多种算法。第9课算法的评价方法学习算法评价的方法、体验算法评价。第10课“韩信点兵”枚举法的实现抽象与建模、枚举算法设计、枚举算法的程序实现第11课“韩信点兵”筛选法的实现抽象与建模、筛选算法设计、筛选算法的程序实现第12课“韩信点兵”同余法的实现抽象与建模、同余算法设计、同余算法的程序实现
单元目标:在典型的信息科技应用场景中,尝试采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熟悉一些常用经典算法的程序实现和执行过程;能针对不同的输入数据规模,分析解决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算法在时间效率上的高低。 第三单元:算法的影响 第13课在线生活的算法认识并应用在线生活中的算法。第14课算法对生活的影响 理解算法的价值与局限。第15课人机对话的实现 理解人机对话的原理、用编程来实现人机对话。
单元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以学科视角观察并解释算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对算法的价值和局限有一定的认识,了解自主可控的系统在解决安全问题时的重要性,自觉尊重并保护算法的知识产权,提升算法应用的安全意识。
四、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解决简单问题,体验用算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掌握抽象与建模、算法设计、验证与优化算法的方法。 2.通过程序验证算法,理解算法与程序的关系,掌握阅读、修改、编写、运行计算机程序的方法。 3. 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解决实例,认识到解决同一个问题可能存在多种算法;通过同一个问题的多种算法验证,认识到不同的算法存在运行效率上的差异。 4.知道算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够主动利用算法解决真是问题。 5.能辩证地看待算法的价值与影响,理解自主可控技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通过调试程序,理解算法的执行过程,能够根据程序输出结果有针对性地完善算法。 2. 通过估算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理解影响算法运行时间的因素,能根据简单问题求解的需要设计合适的算法。 3.了解人机对话的原理,利用编程工具实现简单的人机对话。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建议
1.适当辅之于游戏、组织竞赛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2.继续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抓好课堂纪律,保证40分钟课堂效率。 4.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5.教学过程中注重辅差、培优、提中,达到班级学生共同进步。   6.注重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并能举一反三。    7.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有意识地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8.充分利用网络博客,各种图片素材,各项作业,进行图像处理的巩固训练。 9.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其正确的审美意识。
六、教学进度
周次 起讫时间 教 学 内 容 计 划 课时数 备 注
1 9.2-9.6 复习回顾 1
2 9.9-9.13 第1课:算法与问题解决 1
3 9.16-9.20 第2课:抽象与建模 1
4 9.23-9.27 第3课:算法设计 1
5 9.30-10.4 国庆放假
6 10.7-10.11 第4课:算法的程序体验 1
7 10.14-10.18 第5课:算法的执行 1
8 10.21-10.25 第6课:猜数字算法设计 1
9 10.28-11.1 第7课:猜数字算法验证 1
10 11.4-11.8 第一单元复习 1
11 11.11-11.15 第8课:算法的多样性 1
12 11.18-11.22 第9课:算法的评价方法 1
13 11.25-11.29 第10课:“韩信点兵”枚举法的实现 1
14 12.2-12.6 第11课:“韩信点兵”筛选法的实现 1
15 12.9-12.13 第12课:“韩信点兵”同余法的实现 1
16 12.16-12.20 第13课:在线生活中的算法 1
17 12.23-12.27 第14课:算法对生活的影响 1
18 12.30-1.3 第15课:人机对话的实现 1
19 1.6-1.10 期末复习 1
20 1.13-1.17 期末考核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