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学情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也是初中数学应用问题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它是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继续,二次函数学习的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教学目标】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难点】学习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难点: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新课导入】引例:剪一块面积是150cm2的长方形铁片,使它的长比宽多5cm、这块铁片应该怎样剪 分析:1.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出铁片的长和宽。2.这个问题用什么数学方法解决 (间接计算即列方程解应用题。3.让学生自己列出方程 ( x(x十5)=150 )深入引导:方程x(x十5)=150有人会解吗 你能叫出这个方程的名字吗?【新课讲解】对于问题1:找等量关系:矩形的面积—圆的面积=矩形的面积×列出方程:200×150-3x2=200×150× ①对于问题2:等量关系:两年后的汽车拥有量=前年的汽车拥有量×(1+年平均增长率)2列出方程:75(1+x)2=1082 ②能把①,②化成右边为0,而左边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二次多项式的形式吗?让学生展开讨论,并引导学生把①,②化成下列形式:①化简,整理得x2-2500=0 ③②化简,整理得25x2+50x-11=0 ④讨论:方程③、④中的未知数的个数和次数各是多少?2、某种植物的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支干,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91,每个支干长出多少小分支 【分析】设每个支干长出x个小分支。则主干上长出x个分支,x个分支上共长出x2个小分支。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可用代数式1+x+x2表示。依题意可列方程:1+x+x2=91解:设每个支干长出x个小分支,依题意可列方程:1+x+x2=91解这个方程,得:∴x1=9 x2=-10(负根不合题意,合去)答:每个支干长出9个小分支。【课堂小结】本节课的内容你都学会了那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懂的 【布置作业】1.如图,在一块边长为,的菱形空地ABCD上,修三条同样宽度且与菱形的边平行的道路(阴影部分),剩下的部分进行绿化,绿化面积为.设,则可列方程为( )A. B.C. D.2.某展览馆计划将长60m,宽40m的矩形场馆重新布置,展览馆的中间是面积为的一个矩形展览区,四周留有等宽的通道(如图所示),求通道的宽.设通道的宽为xm,根据题意列方程正确的是( )A. B.C. D.3.《田亩比类乘除捷法》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的著作,其中有一个数学问题:“直田积八百九十一步,只云长阔共六十步,问长多阔几何”.意思是:一块矩形田地的面积为891平方步,只知道它的长与宽共60步,问它的长比宽多多少步?根据题意得,长比宽多_________步.4.如图是某停车场的平面示意图,停车场外围的长为30米,宽为18米.停车场内车道的宽都相等.停车位总占地面积为288平方米.设车道的宽为x米,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5.将一个容积为的包装盒剪开铺平,纸样如图所示.利用容积列出图中x(cm)满足的一元二次方程:___________(不必化简).6.如图,已知.一动点N从C点出发沿方向以1 cm/s的速度向B点运动,同时另一动点M由点A沿方向以2 cm/s的速度也向B点运动,其中一点到达B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当的面积为时,运动的时间t为_______s.7.如图1,将一张长,宽的长方形硬纸片裁剪掉图中阴影部分之后,恰好折成如图2的有盖纸盒,纸盒底面积为,求该有盖纸盒的高.(单位:)8.如图,在中,.现有动点P从点A出发,沿向点C方向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向点B方向运动.如果点P的速度是4 cm/s,点Q的速度是2 cm/s,它们同时出发,当有一点到达所在线段的端点时,就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求:(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的面积S;(2)当时,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3)当t为多少秒时, 【板书设计】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3课时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几何图形问题图形的面积(或体积) 建立模型【教学反思】小结环节的设置能够让学生养成自主归纳课堂重点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