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3单元 观察物体第1课时 搭积木比赛【教学内容】课本第32~33页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上面、正面、左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2.能根据从上面、正面、左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3.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上面、正面、左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难点:体会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师:请同学们背诵古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师:有谁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学生交流诗意,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总结:这是大诗人苏轼游览了庐山后写的一首诗,它描绘了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我们在生活中,也看过许许多多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已经学习过从三个方向观察由3个或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参加“搭积木比赛”,在比赛中,进一步学习观察物体的方法。(板书:搭积木比赛)二、探究新知1. 活动一。比赛一:根据搭出的立体图形,画出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1).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小正方体,照样子搭一搭。(2).观察你们搭出的立体图形,说说它有什么特点。①.学生观察,小组内相互讨论,教师巡视。②.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结果。(3).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图形,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①.学生从正面、左面、上面认真观察图形。②.学生动手画一画。③.每个小组展示画出的形状,并说一说是从哪个方向观察画出的平面图形。④.引导学生将画出的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与搭的立体图形进行比较,看是否符合要求。(4)评出画得最快的又最正确的一组为优胜组,在班级展示,并请代表说一说在画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师小结:想要正确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应选好观察的方向,并确定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画成平面图形后的正确位置。2. 活动二。比赛二:搭一搭。课件出示:师:想一想,这个物体从正面看只看到4个小正方体,从左面看只看到2个小正方体,这个物体最少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呢?(1).请同学们先搭一搭,再小组交流,提出自己的见解。(2).小组内展示自己搭的立体图形,比较一下,看谁用的小正方体最少,再交流意见。(3).交流汇报。从正面看可以看到4个小正方体,这4个小正方体中左边那个从左面也能看到,所以从左面看可以看到的2个小正方体中,有1个是正面看到的,因此最少由5个小正方体就能组成看到的立体图形了。师:这个物体最多可以有几个小正方体呢?先搭一搭,再交流。学生反馈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从分析“最少有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二排放1个小正方体时最少,如果第二排放2个、3个或4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也是同样的形状,所以最多有8个小正方体。(4).评出搭得最快的小组。师小结:在确定所需要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时,可以把可能出现的各种搭法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分别数出各种搭法所需要的小正方体的数量。3. 活动三。比赛三:看谁搭得多。课件出示比赛要求:用6个小正方体搭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1).用6个小正方体搭一个立体图形。师:这个立体图形如果用5个小正方体搭,可以怎样搭 学生思考后,很快就可以回答出,按从上面看到的样子,一一对应把5个小正方体放好就行了。师:在5个小正方体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这一个应该放在什么位置?(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搭法。汇报:各小组展示搭好的不同的立体图形。选派代表说一说在搭的过程中,是怎样想的 (3).评出搭得最多的小组。小结:还原立体图形的方法:先根据给出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基本的摆放方法,再在符合题意的基础上一一确定余下的小正方体的摆放位置。三、巩固运用1.完成课本第33页“练一练”第1题。鼓励学生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2.完成课本第33页“练一练”第2题。学生自己试着搭一搭。3.完成课本第33页“练一练”第3题。先让学生想一想搭出的立体图形会是怎样的,再完成。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搭积木比赛比赛一:画一画 画出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的草图。比赛二:搭一搭 根据从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物体形状比赛三:看谁搭得多 同样多的小正方体,可以搭出不同的从某一面看是规定形状的立体图形。【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从一首诗引入全课,让学生感受观察角度的重要性。新知的教学以比赛的活动形式开展,让学生通过明确要求、合作交流、画搭结合的形式,积极参与到比赛中。这节课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空间观念的发展,要以观察物体为载体。因此,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具(小正方体),让学生去搭。这样,把抽象的物体形象化,降低了难度。在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我还注意引导学生交流想法,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由抽象—经验—抽象的训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活动中学生经历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搭一搭等过程,不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发展了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为今后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打下良好的基础。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