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5单元 数据处理第4课时 身高的变化(1)【教学内容】课本第63~64页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掌握制作方法,学会在有横轴、纵轴的方格上画折线表示相应数量的多少和变化情况。2.能看懂复式折我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的分折,能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提高观察、分析、操作、实践能力和数据意识。【重点难点】重点:经历用复式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从而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功能与作用,培养学生正确合理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能力。难点:能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每一天都在长高,小学六年的时光身高在不断地变化着。而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最高峰,需要随时掌握生长发育的状况,测量身高就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同学们的好朋友淘气也一样。同学们请看,淘气他们班的同学在干什么 课件出示: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身高的变化情况。【板书:身高的变化)二、探究新知(一)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1.出示情境图,引入新知。下表是一至六年级淘气身高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记录表。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淘气一至六年级身高情况呀?(想)师:请看表格,表格下面一行的数据就是淘气一至六年级的身高情况,请同学们说一说,淘气一至六年级的身高分别是多少?学生读出淘气一至六年级的身高。师:表格上面一行的数据是淘气所在市一至六年级男生的平均身高。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要把淘气一至六年级的身高变化情况与全市一至六年级男生的平均身高变化情况作比较,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呢?①学生分析讨论。②反馈汇报: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应该选择折线统计图。师:表中有两组数据,绘制一条折线行吗?(不行)师追问:应该绘制几条折线呢? (两条)2. 绘制统计图。课件出示教材第63页统计图: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图。师:这是一个未完成的统计图,看图说一说,纵轴代表什么 预设:身高。师:纵轴的每一大格应该代表多少呢?请同学们根据表中的数据,先自己确定统计图纵轴每一格的大小,再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分。①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数据,确定每一大格代表的数量。②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的看法。③全班交流,统一标准。④学生填写纵轴数据,画出统计图。师:同学们觉得自己绘制的统计图完整吗?如果不完整,还缺什么?预设:学生回忆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回答,还缺名称、制表时间。师追问:同学们画了两条折线后,是不是觉得完全一样的线不容易分清呢?释疑:在绘制有两条折线的统计图时,两条线要用不同的线表示,可以一条画虚线,一条画实线,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线表示;另外,在图的右上方,还要画上图例,注明每条线代表什么,这样才容易分清。3.修改完善统计图并展示。根据统计图解决问题。(1)学生观察思考,寻找答案。(2)指名汇报,并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通过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淘气的身高在全市男生中所处的位置是有变化的。三、巩固运用完成课本第64页“练一练”第1题。(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调查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运用学习的统计图表来描述数据,从统计图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收获?六、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身高的变化(1)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以比较清楚地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1.注明统计图的名称、日期、图例;2.确定横、纵轴每格代表的数量;3.画出空白统计图;4.描点,顺次连接各点。【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为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因此教学中,我敢于放开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掌握新知。整个教学过程突出以下两点:一是注意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矛盾冲突。课中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依据画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来画复式折线统计图,当运用旧知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时,再适当引导,使学生掌握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二是依托旧知,突破重点。学生曾学习过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依托这些旧知,让学生了解如何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通过观察、分析、探究、交流,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