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6单元 比的认识第4课时 比的应用(1)【教学内容】课本第74~75页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能利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含义。2.经历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动力和信心。【重难点】重点:理解按一定的比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难点: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材74页主题图。师:从这幅图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要把一筐橘子分给一班和二班,一班有30人,二班有20人。师:怎样分合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比的应用(1)】二、探究新知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把这些橘子分给1班和2班,怎么分比较合理?说一说你的想法。1.讨论分配方案。(1)学生先思考,再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2)指名汇报,说明理由。学生回答预测:预设1:两个班每班各分一半。预设2:按每人一个来分。预设3:按1班和2班人数的比来分配。师引导学生说出两个班人数不一样,平均分看似公平,其实不公平,根据两班人数比3﹕2,把橘子也按3﹕2来分,比较公平合理。2.实际分配。(1)小组交流后用小棒学生动手分配。经教师引导学生明确1班占3份,2班占2份。(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分法,解决问题。(3)各小组汇报,说说自己的分法。(4)引导学生不断调整每次分配的数量,体会1班占3份,2班占2份。(5)汇报分配的结果。(6)在分橘子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发现?说说感受吧!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每次分的小棒的根数比都是3﹕2。3.探究方法。课件出示教材74页题目:如果有140个橘子,按3﹕2又应该怎样分?与同伴交流你的方法。(1)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分法,解决问题。(2)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分法,全班交流,可能出现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解法一:操作法。解法二:画图法。预设:把1班画成3份,2班画成2份,一共有5份,可以先求出1份,再分别求出1班和2班分到的橘子数。解法三:列式法。预设:先求总份数,1班分到5份中的3份,即140的;同理,2班分到140的,最后根据分数的意义求出1班和2班分的个数。即: 3+2=51班:140×=84(个)2班:140×=56(个)解法四:方程法。预设:先找出等量关系,再想一想设哪个量为未知数,最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等量关系是3份(1班)+2份(2班)=140个。4.比较这四种方案,哪种方法更简便?引导学生将上面的算法进行比较,得出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最简便。三.巩固运用1.完成课本第75页“练一练”第1题。(鼓励学生再次经历按一定的比分物的过程。)2.完成课本第75页“练一练”第2题。(鼓励学生独自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收获?五、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比的应用(1)解法一:操作法,按一定的比实际操作。解法二:画图法,根据比的意义计算画出份数,再按份数分。解法三:列式法,把比转化成分数,再根据分数的意义计算。解法四:方程法,找出等量关系和求知量,列方程解。【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上,我首先利用教材中的情境,让学生交流分橘子的方法,从而引出平均分的方法不公平,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按比分配的问题的探讨中来。在新知的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实际动手分配。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棒代替橘子分分,鼓励他们实际分配,使学生在这一操作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同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筐里剩下的橘子数,不断调整每次分配的数量,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在学生探索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后,我组织他们将不同的策略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共同点,让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选择自己认为合理的策略。本节课的教学抓住了重点,实破了难点,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了新知,提高了能力,教学效果良好。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