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整理和复习教材第56页的内容及第57页练习十四的第1~8题。1. 引导学生体验知识整合的过程我们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验知识整理的重要性和作用,帮助他们形成清晰、系统的知识结构。2. 深入复习与巩固小数的相关知识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系统整理和复习,我们期望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基本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小数与单位的换算方法以及求小数近似数的技巧等关键知识点。3. 分层练习,提升数学思维与自信我们设计了分层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在不同难度和层次的题目中巩固所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成功的解题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他们持续学习的热情。重点:深入领会小数的本质含义,确保对小数的概念有清晰的认识。熟练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时,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难点:精准掌握“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能够根据不同要求精确求出小数的近似值。在处理小数近似数时,注意区分精确度和近似值之间的区别,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多媒体课件。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回顾和复习小数的相关知识点。首先,我们要深入理解小数的真正含义,并熟练掌握小数的性质。同时,我们还要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时,小数大小如何随之变化的规律。另外,我们也要学习如何将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并学会根据要求来求出小数的近似数。通过这次的复习,我们希望能更好地巩固和加深对小数的理解。(一)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 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2. 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一(个),而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3. 下面是给出的数的读法:25.33读作:二十五点三三106读作:一百零六87.21读作:八十七点二一59.031读作:五十九点零三一102.45读作:一百零二点四五0.265读作:零点二六五0.017读作:零点零一七0.010读作:零点零一零小结:在读小数时,整数部分的读法与之前相同,而小数部分无论是中间的0还是末尾的0,都需要读出来。师:在给出的小数中,25.33、87.21、59.031、102.45是两位小数;0.265、0.017、0.010是三位小数。0.010可以化简为0.01。如果把87.21改成三位小数,应写为87.210;106改写成三位小数应写为106.000(但一般为了简洁,末尾的0可以省略,所以常写为106.00)。巩固练习:请完成教材第56页的第1题进行练习。(二)复习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1. 化简小数请将以下小数化简到最简形式:4.700 应化简为 4.716.0100 应化简为 16.018.7100 应化简为 8.7114.00 应化简为 142. 转化为两位小数请将以下数写成两位小数的形式,不改变数的大小:4.2 应写为 4.2013.1 应写为 13.1021 应写为 21.00(1) 学生尝试完成上述任务,并请一位学生到黑板前进行演示,随后全班一起检查并纠正错误。(2) 老师提问:你们在解答这些题目时,依据的是什么原理?请解释一下小数的性质是什么?3. 完成教材练习请完成教材第56页的第2题:(1)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题目,然后请一位学生到黑板前进行演示,全班一起检查并纠正错误。(2) 请学生分享他们是如何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4. 小数排序请将以下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0.1,0.012,0.102,0.12,0.021答案应为:0.012 < 0.021 < 0.1 = 0.102 < 0.12(注意,在比较小数大小时,应先看整数部分,然后看小数部分的每一位。)(三)复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1. 完成教材第56页的第3题:(1) 请同学们在书上完成这道题目,之后我会邀请几位同学来黑板上进行演示,然后我们会一起进行订正。(2) 在解答这道题目后,我希望有同学能分享一下关于小数点位置移动时,小数大小如何变化的规律。老师提问:当小数点向右移动时,原来的数会如何变化?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会分别如何变化?相反地,当小数点向左移动时,原数会缩小,如果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又会有何变化?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如果我们想要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多少位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汇报你们的答案。2. 练习部分:(1) 请告诉我,把1.8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后是多少?同样地,哪个数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后会变成6.21?(2) 请问,哪个数缩小到原数的某个倍数后会是0.021?以及哪个数缩小到原数的某个倍数后会是6.21?(四)复习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整数的改写。1. 精确小数到百分位给定小数:0.834、2.786、3.895(1) 请学生们尝试将这些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并邀请部分学生到黑板前进行演示。(2) 接下来,让学生分享他们是如何求得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即四舍五入的方法。2. 大数改写为单位“万”和“亿”(1) 将以下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486700、521000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并邀请部分学生到黑板前进行演示。之后请学生解释如何将一个大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2) 将以下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460000000、7189600000同样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并邀请学生分享改写过程。3. 大数改写成“万”单位并保留一位小数给定数:67100、209500(1)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将这些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之后请部分学生在黑板前进行演示。(2) 引导学生比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与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之间的差异,并提醒学生注意单位转换与数值近似之间的区别。4. 完成教材56页第4题(1)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这道题目,并邀请部分学生到黑板前进行演示。(2) 师生共同总结: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用“亿”作单位的数,方法是在“万”位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并去掉小数点后多余的零,再在后面添加“万”或“亿”的单位。反过来,如果要将一个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成原来的整数,只需将其扩大相应的倍数(即乘以1万或1亿)。师:我们已经复习了哪些重要的小数知识点呢?师: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认真思考以下问题,看看你们能否清晰地回忆起这些概念。(1) 什么样的数我们通常会选择用小数来表示?(2) 小数的性质是什么?它有哪些核心特征?(3) 当我们移动小数点时,小数的大小是如何变化的?你能描述一下这个规律吗?(4) 我们如何准确地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5) 在不同的计量单位之间进行换算时,我们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和方法?(6) 当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或者根据需要将其改写为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时,应该如何操作?师:经过这节课的整理和复习,我们回顾了哪些关键内容?通过这次学习,你们各自有哪些收获和新的体会呢?生1:我认为,每当学完一个单元后,我们都应该花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这有助于我们构建清晰的知识结构网。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关联性,使我们的学习更加系统和深入。生2:我也发现,知识之间确实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比如,在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求整数的近似数时,我们都可以运用“四舍五入”法。这让我意识到,虽然不同的知识点可能看起来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往往存在着共通的方法和原理。这提醒我在学习中要注意寻找和把握这些联系,从而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知识。1. 鼓励学生依据已掌握的知识和个人理解,将所学内容组织成一个条理清晰、系统化的知识网络。通过这样的过程,知识将不再是零散的点,而是能够“纵向串联”成线,“横向连接”成面,这就是一个将书本知识精简、提炼,化繁为简的“把书读薄”的过程。2. 引导学生将之前学过的知识相互关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深入阅读课本,学生应该能够清晰地梳理出知识的产生背景、发展脉络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学生也要在复习中发现自己可能遗漏或理解不够深入的知识点,并及时进行补充和强化。这样的过程,是对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也是一个不断充实、丰富原有知识结构的“把书读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感悟。1.直接写结果。2.87×10 34.81÷10 3.9×10000.003×100 2÷1000 0.67÷10012.5×100 0.148×100 4.6÷10002.填空。(1)光每秒传播299792km,改写成用“万千米”作单位的数是( )。(2)2002年,亚洲人口约3769000000人,改写成用“亿人”作单位的数是( )。(3)2014年,我国公路客运量为3464335万人,改写成用“亿人”作单位的数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