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P23~24例1,完成教科书P23“做一做”,P24“做一做”,P25“练习六”中第2~4题。【教学目标】1.通过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理解表面积的意义,渗透转化思想。2.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探究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有关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3.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比较、概括和推理等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应用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学准备】希沃课件,长方体教具(磁吸可展开)、正方体教具(磁吸可展开)。【教学过程】回顾旧知识师: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什么是正方体的棱长?师:请指出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并说出长方体的特征。指出正方体的棱长并说出正方体的特征。教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具,让学生边指边说。二、探究新知 ,合作交流(一)探究长方体的展开图师: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展开后是什么形状的?(教材23页)(1)对应长方体,明确展开图的6个面。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展开图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学生展示交流后,课件展示长方体的展开图。把磁吸长方体的展开图教具贴在黑板上 ,请同学们再次观察。结合学生的探讨,引导学生归纳(课件呈现)。(二)探究正方体的展开图(1)展示不同的展开图。(2)想象哪些是正方体的展开图。(3)小组之间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主完成后展示交流。小结:正方体的展开图并不是唯一的。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且面积都相等,每个面的边长都是正方体的棱长。(思想方法)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学习表面积的意义,渗透了转化思想。明确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作它的表面积。三、联系实际,尝试求长方体的表面积(一)根据概念自主探索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1)课件出示教科书P24例1。过程讲解1. 理解题意要求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保温箱各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泡沫板,就是求长方体和正方体保温箱的表面积,即长方体和正方体保温箱6个面的总面积。探究求长方体保温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明确长方体保温箱各面的长和宽。①上、下每个面,长6 dm,宽5dm。三单元②前、后每个面,长6dm,宽4dm。③左、右每个面,长5dm,宽4dm。根据长方体6个面的长和宽,求出6个面的总面积,就是这个长方体保温箱的表面积。探究计算方法并列式解答。方法一根据长方体相对的面面积相等,先分别求出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和,再将三组相对的面的面积和相加。方法二将长方体的6个面分成面积和相等的两组(如下图),先求出每组三个面[即下面(或上面)、前面(或后面)和右面(或左面)】相加再乘2。四、独立探究,发现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课件出示教科书P24例1“想一想”。生:先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就是需要的泡沫板的面积。五、归纳整理 ,建立模型1.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十长×高×2十宽×高×2(2)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十长×高十宽×高)×22. 用字母表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1)S=2ab+2ah+2bh (2)S=(ab+ah+bh)×2(注:S表示长方体的表面积,a、b 、h 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3.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X棱长X6用字母表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S=6a2(注:S表不正方体的表面积,a 表示正方体的棱长)教师根据学生的归纳在黑板上用思维导图进行板书六、变式练习,巩固应用1、完成教科书P23“做一做”2、P24“做一做”3、P25“练习六”中第2~4题。七、课堂小结师:请举例说说,生活中什么情况下会用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知识?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