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教科书P23~24的内容及练习六第1~6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索,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及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体的过程。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3、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互助学习的精神。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迅速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这也是正确计算长方的表面积的关键。教具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展开图、彩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长方体、正方体纸盒,(课件出示)像药盒、牙膏盒、鞋盒盒等,工人师傅在制作这纸盒时至少要用多少纸板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积。【设计意图:让学生尽早明确学习目标,把学生思想引入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状态】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师:请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长方体,说说它有哪些特征。生: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边说边指)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都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是由6个面围成的立体图形,那如果我们沿着或正方体的棱剪开,再展开,会是什么形状呢?你们愿不愿意亲手试一试?生:愿意。出示图片或长方体的六个面 正方体的六个面师:说一说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师:(指着课件上的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我们把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剪开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通过看一看、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调动多个感官来更好地认识、理解表面积这一概念】2.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师:你怎样理解表面积?生:指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6个面的总面积。师:说得太好了,那怎样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呢?出示例题1:师:制作尺寸如下图所示的长方体保温箱,各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泡沫板?小组合作,赶快行动吧!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计算。(做完后,生汇报)生1:我们先求上下每个面,长6分米,宽5分米,面积是30平方分米;然后求前后每个面,长6分米,宽4分米,面积是24平方分米;最后求左右每个面,长5分米,宽4分米,面积是20平方分米;把6个面的面积求出后再相加。生2:我们只找出3个面的长、宽、高,把3个面的面积加起来,再乘2。师:大家找到的方法都很好,结果是一样的。板书: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出示例题2:接下来我们来研究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看上面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生1:正方体的表面积只需要一个面的长、宽,用一个面的面积乘6就可以了。生2:我是用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表面积。师板书: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先练后讲,让学生在积极尝试中培养探索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在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以及小组同学的互助合作中,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四、课堂练习1、一个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为3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米?一个游泳池长8米,宽6米,深1.2米。要在墙面上和底面贴瓷砖,贴瓷砖的面积有多大?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