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再认识(一)》(说课稿)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轴对称再认识(一)》(说课稿)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资源简介

《轴对称再认识(一)》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轴对称再认识(一)》,下边我会将会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首先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轴对称再认识(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将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为以后学习图形的旋转、图形的运动及设计图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图形认知能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许多平移现象,如电梯的运动、推拉门的滑动等。但是,对于平移的概念和性质,学生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基于新课标和数学核心素养,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理解平移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在方格纸上进行平移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究平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中,掌握在方格纸上进行平移的方法为教学重点,理解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是如何确定的;理解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形状和方向的特点为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
陶行知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保护的钥匙及我们知道的教给学生。基于此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情境法、谈话法、练习法和小组讨论,并结合多媒体来进行教学。
在学法上践行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将学、思、悟相结合,将课堂的主动性交还给学生。
好的教学方法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为了课堂的顺利进行,课前的准备也非常重要,因此,我精心准备了课件,让学生提前准备学具等素材,为下面的新课教学做了充分的准备。
五、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重点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复习导入和后面的引入新课重复 遇到这样的情况想办法避开)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不用打出,以后都用出示)一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菱形、等腰梯形,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轴对称图形)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学生在三年级直观认识了轴对称图形,时隔一年,有必要对这一知识进行复习,唤起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
(二)探究算法,理解算理。
1.数据分析,激活已有知识
师:通过前测,老师发现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同学们都能正确判断出它们是轴对称图形,而对这个普通平行四边形的判断,意见不太统一。
师:有16位同学认为像这样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有32位同学认为是轴对称图形,并画出了这样几条对称轴。那么像这样普通的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这几条到底是不是它的对称轴呢?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来验证一下?
生:可以折一折,把平行四边形对折,看看对称轴的两边有没有完全重合。
生:可以用照镜子的方法,看看镜子中的图像和图形的另一半是否一样。
2.借助操作,初步感知特征
●活动一:验证这几条平分线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对称轴?
(1)学生活动。
(2)反馈:你选什么方法验证,验证结果是怎样的?
照一照:学生上台演示(几何画板验证)。
折一折:学生上台演示(几何画板验证)。
活动二:
“对称点”的研究
师:在这个轴对称图形里沿对称轴对折,你能找到与A点完全重合的点吗?
学生上来找一找,课件演示对折验证。
揭示概念:在轴对称图形中沿对称轴对折能完全重合的两个点叫对称点(板书)。
师:你能在图(2)(3)中也找一组对称点吗?(课件对折验证)
质疑:刚才第(1)幅图找对称点时你们是上下找的,怎么图(2)要左右找,图(3)要斜着找?
生:因为对称轴的位置变了,所以对称点的方向不一样。
小结:对称点的位置和对称轴有一定的关系,到底有怎样的关系?是不是每一组的对称点和它的对称轴都有这样的关系呢?
2.自主探究特征
●活动二:探究每一组的对称点与对称轴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在探究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A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2格,A′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也是2格。
师:图(1)中有这样的关系,那其他两个图形呢?
生:B点和B′点,C点和C′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也是相等的。
小结:看来,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板书)。
生:对称点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连接对称点,它们的连线和对称轴是互相垂直的。
师:刚才找对称点的时候,一会儿上下找、一会儿左右找、一会儿斜着找,原来是对称点的连线要与对称轴互相垂直(板书)。
小结:一组对称点不仅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而且对称点的连线和对称轴是互相垂直的。
3.根据特征找对称点
师:这个轴对称图形上还有其他的对称点吗?请你找一找。
小结:轴对称其实是一种图形的运动,对称轴就像是一面镜子,图形左边的点照到到镜子里,镜子就会反射出它的对称点。不管这个点在线上、对称轴上还是面上,只要是轴对称图形,图中所有的点都能在对称轴的另一边找到它的对称点。
三、对比辨析,深刻理解本质过渡: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刚才这道题,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和说明这些线为什么不是平行四边形的对称轴吗?
四、动态想象,深化概念本质师:刚刚我们研究的对称轴都在图形的里面,如果把对称轴移到平行四边形的外面,假设对称轴是一面镜子,能想象形成的轴对称图形吗?(课件演示)这时它还具备轴对称图形的两个特征吗?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讨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旧知识“商不变的规律”和“小数点的变化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推导出新的知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通过回顾、梳理、总结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三)、联系生活,练习巩固
完成教材上的“练一练”。
学生独立读题,找出题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然后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集体汇报。
(四)、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谈谈在这节课种的收获。让学生通过回顾总结,梳理所学知识,总结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思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孩子到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知识,更加愿意学习数学,做个生活有心人。】
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轴对称图形
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并具备一定的完整性,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一目了然。
以上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