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中数学九上1.2.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课件+教案(2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版初中数学九上1.2.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课件+教案(2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一章 反比例函数
湘教版九年级(初中)数学上册
授课老师:xx
1.2.3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前言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问题;
3.领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与图象的联系,体会数形结合与转化的思想方法;
4.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数学美,激发学习兴趣.
1.会运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问题;
2.领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与图象的联系,体会数形结合与转化的思想方法.
导入新课
请你说一说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反比例函数
双曲线
函数图象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
函数图象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
导入新课
【做一做】
下列反比例函数:
①;②;③;④.
(1)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的是 ;
(2)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的是 ;
(3)若,则的函数是 ;
(4)若,则的函数是 ;
②④
①③
①③
②④
新知探究
例1 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1)求的值,并写出该函数的表达式;
(2)判断点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
(3)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哪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如何变化?
解析:因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那么点的坐标满足这一函数的表达式.
新知探究
例1 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1)求k的值,并写出该函数的表达式;
解:设该函数的表达式为,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解得
因此,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求反比例函数表达式步骤
注意: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的实质是代入一组对应值,解一元一次方程.
新知探究
例1 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2)判断点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
(3)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哪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如何变化?
解析:判断点是否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的方法:计算该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乘积是否等于.若等于,则该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若不等于,则该点不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新知探究
例1 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2)判断点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
解:,
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同理,,
不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新知探究
例1 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3)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哪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如何变化?
解:,
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
新知探究
练习1 已知是的反比例函数,当时,.求该函数的表达式.
解:设和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当时,,
,解得.
因此,和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注意:若明确给出条件“是的反比例函数”或“与成反比例关系”,则可直接设函数的表达式为为常数,
新知探究
例2 下图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的取值范围是还是?说明理由.
(2)如果点,是该函数图象
上的两点,试比较, 的大小.
解:(1)由右图可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内,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因此,.
(2)因为点,是该函数图象
上的两点,且,,所以点,都位于第三象限.又因为,由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可知:
新知探究
例3 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与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试求出他们的表达式,并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
解:设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分别为,,其中,为常数,且均不为零.
由于这两个函数的图象交于点,则点这两个函数图象上的点,即点的坐标分别满足这两个表达式.
因此.
解得 ,.
因此,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分别为,,它们的图象如右图所示.
新知探究
例4 如图,是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支上的一点,过点作轴于点,作轴于点,矩形的面积为2,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解: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点的坐标为,
则,所以
因为函数图象的一支在第一象限,所以
因此,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新知探究
(1)若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轴、轴的垂线,则两条垂线和轴、轴所围成的矩形的面积为,即
(2)若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轴(或轴)的垂线,并将该点与原点连接,则这条垂线、该点与原点的连线、 轴(或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即.
反比例函数中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
课堂练习
1.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 .
2.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
3.已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
图象如图所示,当时,的取值范围是( ).
课堂练习
4.如图,已知与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个点,点C是直线AB与x轴的交点,则点C的坐标是 .
课堂练习
5.如图,若A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的一点,过点A作 ABCD,使点B,C在x轴上,点D在y轴上,则 的面积为( ).
能力提升
A.1 B.3 C.6 D.12
课堂小结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待定系数法:设、代、解、写
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若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轴、轴的垂线,则两条垂线和轴、轴所围成的矩形的面积为.
作业
课堂作业:教材第11页练习第1题
课后作业:《学法》
第一章 反比例函数
湘教版九年级(初中)数学上册
授课老师:xx
课程结束湘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
《1.2.3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
课题 1.2.3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领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与图象的联系,体会数形结合与转化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数学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会运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领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与图象的联系,体会数形结合与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教材、草稿纸、作图工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请你说一说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做一做】 下列反比例函数: ①;②;③;④. (1)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的是②④; (2)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的是①③; (3)若,则的函数是①③; (4)若,则的函数是 ②④. 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回答. 学生举手回答. 复习已学知识,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本题复习反比例函数图象所在象限和性质.
讲授新课 【新知探究】 例1 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1)求的值,并写出该函数的表达式; (2)判断点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 (3)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哪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如何变化? (1)解析:因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那么点的坐标满足这一函数的表达式. (1)解:设该函数的表达式为,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解得 因此,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求反比例函数表达式步骤】设、代、解、写 【注意】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的实质是代入一组对应值,解一元一次方程. (2)解析:判断点是否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的方法:计算该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乘积是否等于.若等于,则该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若不等于,则该点不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2)解:, 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同理,, 不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3)解:, 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 练习1 已知是的反比例函数,当时,.求该函数的表达式. 解:设和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当时,, ,解得. 因此,和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注意:若明确给出条件“是的反比例函数”或“与成反比例关系”,则可直接设函数的表达式为为常数, 例2 下图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的取值范围是还是?说明理由. (2)如果点,是该函数图象 上的两点,试比较, 的大小. 解:(1)由右图可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内,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因此,. (2)因为点,是该函数图象上的两点,且,,所以点,都位于第三象限.又因为,由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可知: 例3 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与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试求出他们的表达式,并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 解:设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分别为,,其中,为常数,且均不为零. 由于这两个函数的图象交于点,则点这两个函数图象上的点,即点的坐标分别满足这两个表达式. 因此. 解得 ,. 因此,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分别为,,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 例4 如图,是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支上的一点,过点作轴于点,作轴于点,矩形的面积为2,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解: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点的坐标为, 则,所以 因为函数图象的一支在第一象限,所以 因此,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反比例函数中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 (1)若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轴、轴的垂线,则两条垂线和轴、轴所围成的矩形的面积为,即 (2)若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轴(或轴)的垂线,并将该点与原点连接,则这条垂线、该点与原点的连线、 轴(或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即. 【课堂练习】 1.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2. 2.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3.已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当时,的取值范围是(D). A.B.C.D.或
4.如图,已知与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个点,点C是直线AB与x轴的交点,则点C的坐标是 (1,0) . 5.如图,若A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的一点,过点A作 ABCD,使点B,C在x轴上,点D在y轴上,则 的面积为(C). A.1B.3C.6D.1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生独立完成作答. 学生独立思考,利用之前判断该点是否在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经验,来进行作答,探索、归纳判断点是否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办法.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得到矩形的面积,发现与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一致,教师点拨并提问:是否这样的矩形的面积都等于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 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尝试完成,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在一次函数中学习的待定系数法得出第(1)小问的做法,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的知识不是从老师那里直接复制或被老师灌输到头脑中的,而是自己去类比得出的. 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归纳判断点是否在图象上的办法. 从题目出发,学生通过做题过程发现的几何意义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在问题的选择上以基础题为主,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1.2.3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课后作业 课堂作业:教材第11页练习第1题 课后作业:《学法》
课后反思 亮点:课堂导入恰当,题目内容选择合适 不足之处:题目量过大,可适当删减 教学建议:部分题目讲解时,可以在黑板上板书说明,学生更容易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