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1有理数 教案【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方法;2.经历对有理数进行分类探索的过程,能够把所给的有理数分类到相应的数集中,初步感受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3.体会有理数与实际生活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方法.【教学难点】有理数的不同分类. 【课时安排】本节用1课时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活动一:从生活情境中引入新课,探究整数问题1.小明从天气预报中得到如下信息:某地今天的最高气温为7℃,最低气温达到-11℃,平均气温是0℃,而今天北京的气温-3℃~8℃.这里出现了哪些数?我们到目前为止学过了哪些数?学生活动:交流总结归纳,这里的数有正的整数 、0、负的整数.教师活动:(1)给学生活动评价,说明负的整数叫负整数。(2)提出问题这些数在一起时,我们把它叫什么数最合适?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归纳为整数 、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二、合作探究活动二:探究分数问题2.前面我们学习了正分数、负分数,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叫做什么数呢?学生活动: 类比整数讨论.教师活动:对学生进行评价,类比整数的说法,叫分数.问题3.下列数是分数吗?、、学生活动:交流总结,这里的数,是正分数 ,是负分数.教师活动:评价学生交流总结的结论,强调: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学都可以化为分数。问题4.整数能否看成分数的形式?你能举例说明吗?学生活动:交流讨论,举例说明.教师活动: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强调整数可以看成分母为1的分数形式。活动三:探究有理数问题5.整数和分数都可以统一写成分数的形式,能写成分数形式的数叫什么数?学生活动:交流讨论.教师活动: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强调能够写分数的形式的数叫有理数,反过来任何一个有理数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举例说明。活动四:探究有理数的分类学生活动:学生讨论,按什么标准来分类师生活动:按两种标准进行分类,可以得到如下两种分类形式。强调分类时一定要保证“不重不漏”。有理数 有理数我们把正有理数和0在一起称为非负有理数.三、强化巩固活动五:交流新知例1.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并分别指出其中的正整数、负整数:.学生活动:自主完成.教师活动:对学生解答的进行评价。强调:要逐个考察每一个数的特征,从给出的数中找出属于这个类型的数,避免出现漏数的现象.活动六:巩固训练1.课本练习:第1、2题.2.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括号内:-10,8,-7,3,-10%,,2,0,3.14,-67,,0.618,-1.正数:{ };负数:{ };整数:{ };分数:{ }.学生活动:自主完成.教师活动:对学生完成的练习进行评价,归纳方法:首先要弄清楚有理数的分类标准,其次要弄清楚每个数的特征.四、总结拓展学生小组合作对知识总结:1.什么是有理数数?举例说明;2.有理数如何分类 .学生小组合作对数学思想方法总结:分类等数学思想。五、作业布置必做作业:1.课本练习第3题 2. 课本习题1.2第1题选做作业: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 B.正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C.整数不是正整数就是负整数 D.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 )①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统称为有理数; ②负整数和负分数统称为负有理数;③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④0是整数,但不是分数.A.1个 B.2个 C.3个 D.0个附: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