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分析(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分析(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一)单元核心素养分析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一单元教学内容为: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笔算几百几十的数加、减几百几十的数以及用估算解决问题。本单元内容主要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复习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计算做好铺垫。
本单元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领域,其核心素养指向:数感、运算能力、应用意识和初步的推理意识。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笔算几百几十的数加、减几百几十的数以及用估算解决问题。
2.过程与素养:独立探索并能清楚表达算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培养类比、归纳的能力;同时理解各种方法的算理,能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计算策略。培养学生用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发展运算能力和应用意识。
3.情感与品格: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开阔思路,引导学生乐于自主学习、展示自我个性,也乐于与他人积极交流。同时提高数学思考能力,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时代感。
(三)单元教学整体结构
单元板块 主概念 (主要任务) 教师主要问题链 学生主要活动 评价目标
板块一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主题图、例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问题一:请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活动一:学生活动:观察情境图,说出图中表达的信息以及蕴含的数学信息。 目标一: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问题二:如果你是领队老师,首先要考虑什么? 活动二:学生活动: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从而引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学习。 目标二:使学生感受到身边蕴含着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问题三:一年级一共需要多少个座位?该怎么列式?35+34应该怎样口算呢? 活动三: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学习要求,先独立思考,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口算,再在小组内交流。 目标三:在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计算方法,激发学习的欲望。
问题四:你更喜欢哪种算法呢?并说一说你的理由。 活动四: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方法,并汇报理由。 目标四: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同时学会倾听他人的表达。
问题五:39+44等于多少,应该怎样口算呢?课件出示学习要求:①先独立思考,并计算。②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活动五: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学习要求,先独立思考,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口算,再在小组内交流。 目标五: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学习要求,先独立思考,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口算,再在小组内交流。
板块一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主题图、例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问题六: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种计算方法。这几种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吗? 活动六:学生活动:学生对比观察不同计算方法的异同,反思完善自己的算法,找到适合自己的简便算法。 目标六:在理解各种方法的算理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合理而简便的计算方法。
板块二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例2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问题一:“折扇比水杯贵多少元?”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这道题中的减数既不是整十数,又不是一位数,应该怎么口算呢? 活动一: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学习要求,先独立思考,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口算,再在小组内交流。 目标一:充分给予学生探索空间,放手让学生探索解题思路。
问题二:那么请根据刚刚的口算经验,尝试算一算45-28等于多少?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活动二: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学习要求,先独立思考,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口算,再在小组内交流。 目标二: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了一题多解的数学思想。
问题三: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 活动三: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进行提问题并解答活动。 目标三:在小组交流中积极开动脑筋,表达自己不同见解,促进数学思维活动。
问题四:对比这两个式子和她们的算法,你有什么发现吗?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活动四: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对比观察式子和算法的异同,反思自己的算法,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目标四:鼓励学生打开思维,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问题五:那大家能选择适合的口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 活动五:学生活动: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后进行解答。然后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目标五: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题意、捕捉数学信息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板块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例3 几百几十的数加、减几百几十的数的笔算 问题一:“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钥匙扣?”该怎么列式?你能尝试计算380+550的结果吗?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的想法。 活动一: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学习要求,先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汇报算法时要说清算理。 目标一: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通过讨论交流,理解多种算法。
问题二:竖式中的十位为什么写3呢?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 活动二:学生活动:学生反思自己的笔算方法,使自己的算法得到确认或修正。 目标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关注进位时应注意的问题。
问题三:你能说说笔算时要注意什么吗? 活动三: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计算过程,总结几百几十的数加几百几十的数的笔算方法,全班交流。 目标三: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发展初步的推理意识。
问题四:你能根据两位数减两位数笔算的经验,尝试计算550-380的结果吗?自己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活动四:学生活动: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全班汇报交流。 目标四:通过迁移类推探索计算方法,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问题五:谁能说一说为什么百位上是1呢? 活动五:学生活动:学生反思自己的笔算方法,使自己的算法得到确认或修正。 目标五:明确算理,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问题六:笔算几百几十的数减几百几十的数要注意什么呢? 活动六: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计算过程,总结几百几十的数减几百几十的数的笔算方法,全班交流。 目标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板块四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例4 用估算解决问题 问题一:观察情境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坐得下”是什么意思? 活动一:学生活动:学生分析题意,思考解决问题需要利用哪些信息,全班汇报交流。 目标一:理解题意,了解情境图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问题二:怎么用估算比较223+234和445的大小呢?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活动二: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如何估算比较223+234和445的大小,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目标二:使学生将估算方法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感悟并逐步内化为估算能力。
问题三:如果影院是395个座位,那应该怎么估算更好呢? 活动三:学生活动:学生分析座位数为395时,哪种方法更合适,全班交流。 目标三:拓展教材资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不同的估算策略和方法。
问题四:现在同学们想一想自己的估算方法,你的估算合理吗? 活动四:学生活动:学生反思自己的估算方法,与同桌进行交流。 目标四:理解用估算解决问题时,可能需要对估算方法进行调整。
问题五:如果两所初中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学生,这两所初中的学生同时去这家影院看电影,坐得下吗? 活动五: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自己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将解题思路写在练习本上,并汇报估算解题方法。 目标五:体会到估算需要根据具体情境来灵活选择估算方法。
问题六:同学们观察这两道题,第一题用估小来解决,第二题用估大来解决,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合理? 活动六:学生活动: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回答教师提问。 目标六: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的估算方法,分析估算结果的合理性,渗透数学的优化思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