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1.3稍复杂的小数乘小数(表格式)教学设计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整体教学)1.3稍复杂的小数乘小数(表格式)教学设计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稍复杂的小数乘小数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稍复杂的小数乘小数,理解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应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2.经过计算发现积和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培养数感。 3.在探究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 重难点 1.掌握稍复杂的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本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复习小数乘法的计算,回顾和巩固小数乘法计算的一般方法,为学习稍复杂的小数乘法做好铺垫。 一、复习导入 活动一:竖式计算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的相关知识,下面通过几道题,一起复习回顾一下。 出示题目: 5.6×4= 5.3×0.8= 1.38×1.2=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一边做一边思考:小数乘法应该怎样计算? 同学们掌握的真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小数。(板书课题:稍复杂的小数乘小数) 一、发现问题 活动一:独立计算 预设1: 22.4 4.24 1.656 预设2: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上小数点。点小数点时,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将已有的学习经验,迁移运用到新知学习中,让学生经历猜测、计算、验证的过程,探究稍复杂的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组内交流,生生对话,突破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这一难点。 学生再次进行猜测、验证的探究过程,理解要先点积的小数点,再去掉小数末尾的0的算理。 借助题目,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时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二、引导合作 活动一:猜测 1.课件动态演示:小数点移动,由5.6×4变成0.56×0.04 仔细观察,有什么变化? 2.比较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猜测一下,0.56×0.04的积应该是几位小数?为什么? 活动二:尝试计算 大家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现在请同学们按照总结的方法计算0.56×0.04,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在计算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活动三:小组汇报 1.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2.是呀,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怎样点小数点呢? 请同学上台边讲解边进行竖式板演: 3.通过计算验证,大家之前的猜测是正确的,0.56×0.04的积是四位小数。像0.56×0.04,乘得的积缺一位,就在前面补一个0,那如果缺两位呢?三位呢? 小结:乘得的积缺几位,就在前面补几个0。 活动四:跟进练习 1.出示题目0.56×0.05=,这个算式的积应该是几位小数?算一算,看一看你的想法对不对。 2.你同意哪个答案?为什么? 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板书: 0.56×0.05=0.028 小结:要先点积的小数点,再去掉小数部分末尾的0。 活动五:对比小结 观察上面三题,想一想,在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 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板书。 二、探究问题 活动一:发现问题 1.预设:小数点移动,5.6×4变成了0.56×0.04。 2.预设1:我发现计算时,这两个算式都应该转化成56×4。 预设2:两个算式中因数的小数位数不同。第一个算式因数只有一位小数,第二个算式中因数有四位小数。 3.预设:0.56×0.04中,两个因数一共有四位小数,所以我认为它的积也应该是四位小数。 活动二: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活动三:小组汇报 1.预设:把0.56×0.04转化成56×4,56×4=224,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四位小数,乘得的积只有三位,我不知道该怎样点小数点。 2.预设:应该从224的右边起,将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224只有三位,要在224前面用0补足,整数部分用0占位,结果应该是0.0224。 3.预设:乘得的积缺两位,就在前面补两个0;缺三位,就在前面补三个0。 活动四:独立计算 1.预设1:  预设2: 2.预设1:我同意第一种答案。因为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四位小数,乘积也应该有四位小数。 预设2:我同意第二种答案。因为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四位小数,应该从280的右边起,将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缺一位用0补足,最后再把小数部分末尾的0去掉,结果应该是0.028。 活动五:对比小结 预设1: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预设2: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预设3:要先点小数点,再去掉小数末尾的0。
分层练习,帮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稍复杂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其中两组变式练习,一方面巩固了小数乘法计算,另一方面渗透了函数思想,培养了学生的数感,为后面学习验算奠定基础。 三、辅导练习 1.基础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 3.7×4.6  0.48×1.5 0.29×0.07 0.056×0.15 请4位同学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汇报结果,集体订正。 说一说,哪几题在计算时容易出错?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变式练习 (1)学生独立计算,填写结果。 (2)仔细观察,分别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两人之间交流一下。 (4)现在你能总结一下这个规律吗? 这个规律适用于所有数吗? 小结: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应用这个规律,可以初步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提升练习 已知A=0.84,B=0.25,求A×B的值。 学生完成后,汇报结果,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三、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 预设1: 17.02 0.72 0.0203 0.0084 预设2:后面两题存在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情形,需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预设3:第2、4题乘积末尾有0,要先点小数点,再去掉小数末尾的0。 2.变式练习 (1)预设: (2)预设:第一组算式,积比第一个因数大;第二组算式,积比第一个因数小。 (3)预设:我发现第一组算式,第二个因数都>1,第二组算式,第二个因数都<1。 (4)预设1:在小数乘法中,第二个因数比1大时,积比第一个因数大;第二个因数比1小时,积比第一个因数小。 预设2:第一个因数不能是0。 3.提升练习 预设:将A×B转化成整数乘法84×25,计算84×25=2100,A和B两个因数一共有24位小数,所以要从2100的右边起,将小数点向左移动24位,缺少20位用20个0补足,点上小数点,再把末尾的0去掉,积是0.21。
课堂小结 知识和方法双重巩固。 四、引导反思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提升问题 预设1:我知道了当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预设2:我还知道了积和因数的大小关系,并能初步运用这一规律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
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小数乘小数 0.56×0.04=0.0224   0.56×0.05=0.028 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乘积末尾有0时,要先点小数点,再去掉小数末尾的0。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