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1.8分段计费问题(表格式)教学设计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整体教学)1.8分段计费问题(表格式)教学设计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分段计费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段计费的含义,自主探究分段计费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形成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自主探究分段计费问题的学习过程,能用多种表征整理、分析相关信息,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形结合、分类等数学思想方法和函数思想。
教学 重难点 1.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解答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 2.探究分段计费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体会函数思想。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本、学习任务单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感知生活中的分段计费问题,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学习新知识打基础。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生活中你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 2.出租车的计费标准你了解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帮乘坐出租车的李叔叔算一算车费吧!(板书课题) 一、发现问题 1.预设:公交车、汽车、地铁、高铁、出租车、电动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等。 2.预设:我乘坐出租车的时候,发现出租车上都贴有一个标志,上面写着起步价为3km7元,超过3km的部分,每千米1.5元。
借助列表、画图等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明题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引导合作 活动一:阅读理解 1.出示例题: 下面是某地出租车的计价标准。李叔叔乘坐出租车行驶了6.3km,他应付出租车费多少钱? 仔细阅读,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要想求李叔叔应付多少钱,首先要明白出租车的计价标准,你是怎样理解计价标准的?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出租车计价标准,可以写一写,画一画。 你是怎样理解的?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吧! 3.关于计价标准,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 小结:这句话的意思是把3km以上的部分按“进一法”取整数来计算。 4.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出对计价标准的理解,你发现计价标准有什么特点? 活动二:分析解答 现在你能帮李叔叔算一下车费了吗?把你的算式记录在学习任务单上,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活动三:小组汇报 1.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算法,哪个小组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下? 二、探究问题 活动一:分析理解 1.预设1:某地出租车的计价标准是3km及以内7元;超过3km的部分,每千米1.5元(不足1km,按1km计算)。 预设2:李叔叔乘坐的出租车行驶了6.3km。 预设3:要解决的问题是李叔叔应付多少钱。 2.预设1:画图的方法。 预设2:我是这样理解的,3km及以内是一段,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起步价”是7元;超过3km的又是一段,每千米按1.5元计算,超过了几千米就有几个1.5元。 3.预设1:计价标准中“不足1km,按1km计算”是什么意思? 预设2:行驶里程超过3km后,超过的部分不一定都是整千米数,如果行驶里程超过3km但不到4km,都要按4km收费。 4.预设:我发现出租车是分段计费的,第一段是3km及以内,收7元;第二段是超出3km的部分,每千米收1.5元。 活动二:合作学习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算法。 活动三:汇报方法 1.预设1:7+1.5×4=13(元) 预设2:1.5×7=10.5(元) 7-1.5×3=2.5(元) 10.5+2.5=13(元)
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过程,建立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并根据得到的结果完成表格,初步体会函数思想,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你同意这两种方法吗?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3.请几位小老师来解答一下吧! 结合学生讲解在课件上进行标注。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7+1.5×4 =7+6 =13(元) 1.5×7=10.5(元) 7-1.5×3=2.5(元) 10.5+2.5=13(元) 活动五:回顾反思 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帮李叔叔算出了车费,知道了分段计费的方法。现在你能完成这个出租车价格表吗? 行驶的里 程/km12345678910出租车 费/元
你想怎么填写?有什么发现? 小结: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出租车行驶里程和出租车费在不断变化,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跟着变化,但是计算的方法却是固定不变的,这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函数关系。 2.预设1:第一种方法中的“4”是怎样来的? 预设2:第二种方法我有些不明白,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3.预设1:我来解释第一种方法,出租车一共行驶了6.3km,超出3km的有6.3-3=3.3km,不足1km,按1km计算,也就是按4km计算,有4个1.5元,用1.5×4。 预设2:第二种方法是假设法。假设每千米都收1.5元,行驶了6.3km,不足1km,按1km计算,也就是7个1.5元,1.5×7=10.5元。但实际上3km及以内要收7元,原来按1.5元算的话,少算了7-1.5×3=2.5元。一共应付10.5+2.5=13元。 活动五:填一填 预设1:因为3km及以内7元,所以左边前3个空填7。超出3km的部分,每千米1.5元,在前面的基础上加1.5就可以,所以依次是8.5,10,11.5…… 预设2:我发现出租车行驶的里程越多,费用就越多。
通过分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方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发散学生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辅导练习 1.基础练习 某停车场收费标准如下:停车1小时以内收费4元,超过1小时的部分,每小时收费1.5元(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爸爸在此停车5小时,他要付多少元? 2.变式练习 某地打固定电话每次前3分钟及以内收费0.22元,超过3分钟的部分每分钟收费0.11元(不足1分钟,按1分钟计算)。妈妈有一次通话8分29秒,她这一次通话的费用是多少?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 3.提升练习 邮局邮寄信函的收费标准如下表。 计费单位收费标准/元本埠外埠100g及以内的,每20g(不足20g,按20g计算)0.801.20100g以上部分,每增加100g加收(不足100g,按100g计算)1.202.00
(1)小亮寄给本埠同学一封135g的信函,应付邮费多少钱? (2)小琪要给外埠的叔叔寄一封262g的信函,应付邮费多少钱?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除了分段计费外,还要注意什么? 学生尝试解答,集体交流订正。 三、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 预设:4+1.5×(5-1)=10(元) 2.变式练习 预设1:0.22+0.11×(9-3)=0.88(元); 预设2:0.11×9-(0.11×3-0.22)=0.88(元)。 3.提升练习 预设1:还要区分本埠和外埠不同的收费标准。 预设2:(1)0.80×5+1.20=5.2(元) 预设3:(2)1.20×5+2.00×2=10(元) 预设4:(3)可以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进行解答。
课堂小结 知识和方法双重巩固。 四、回顾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四、总结提升 预设1:我学会了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方法。 预设2: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分段计费问题。
板书设计 分段计费问题  分段计费并合计      先假设再调整     7+1.5×4 1.5×7=10.5(元) =7+6 7-1.5×3=2.5(元) =13(元)     10.5+2.5=13(元)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