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1.5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表格式)教学设计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整体教学)1.5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表格式)教学设计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目标 1.认识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模型特征,理解单位“1”、分率与所对应量的相对性及一一对应关系,掌握解答这类题目的思路和方法,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数据意识,提高应用意识。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准确找出数量关系。 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学准备 2张A4纸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通过复习前面所学的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进行巩固,加强对算理的理解,找出相应的计算方法。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学习单,完成下列题目。 (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12×     × (2)列式计算。 20的是多少? 2.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板书课题) 一、发现问题 活动: 活动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回忆一下:一个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是什么?完成后,组内交流,全班反馈。 预设1: 12×=9 ×= 预设2: 第一道题求的是12的是多少;第二道题求的是的是多少。 预设3:20×=4
通过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题意,找出相应的条件和准确的数量关系,找准单位“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引导合作 出示例8 请学生认真读题,独立思考完成,组内交流。 思考:要求红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必须知道的条件是什么?该如何求? 提醒:做类似的题目一定要注意找准单位“1”。 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单位“1”×几分之几。 二、探究问题 活动: 活动要求:认真审题,找出关键句,确定单位“1”,独立完成,组内交流,全班反馈。 预设1:题目当中有两个关键句,第1句,整个大棚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也就是说种萝卜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的一半,也就是; 第2句,红萝卜地的面积占萝卜地的。 这两个关键句中单位“1”不一致,第一句中的单位“1”是大棚的面积,而第二句中的单位“1”是萝卜地的面积。 预设2:画一画,折一折
预设3:先求萝卜地的面积,再求红萝卜地的面积。 480×=240(m2) 240×=60(m2) 预设4:也可以先求红萝卜地面积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再求出红萝卜地面积是多少。 ×= 480×=60(m2) 预设5:综合算式:  480×× =240× =60(m2) 预设6:  480× =480× =60(m2)
通过分析算式,分析理解与算式相对应的数量关系,发展数学思维,培养数据意识。 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找出题目当中所给的条件以及所求问题。培养数据意识,提升应用意识。 三、辅导练习 1.基础练习 妈妈买上衣花了320元,买裤子花的钱是买上衣的,买鞋花的钱是买裤子的。妈妈买鞋花了多少元? 方法一:320×× 先求     , 再求           。 方法二:320× 先求 , 再求 。 完成以上题目,组内交流想法,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变式练习 看图列式计算。 完成以上题目,组内交流想法,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 预设: 方法一:先求买裤子花了多少钱,再求买鞋花了多少钱。 方法二:先求买鞋花的钱是买上衣的几分之几,再求买鞋花了多少钱。 2.变式练习 预设1:看图说出此图表达的具体含义。 果园共有果树60棵,桃树和梨树占了果树总棵数的。桃树占桃树、梨树之和的,桃树有多少棵?
通过找关键句,确定单位“1”,找出问题所需要的条件,正确地进行解答。进一步提高应用意识。 3.提升练习 六(2)班有48人参加了绘画比赛,获得二等奖的人数占全班参赛人数的,获得一等奖的人数是获得二等奖人数的。这次绘画比赛,六(2)班获得一、二等奖的一共有多少人? 引导学生读懂题意,借助直观图,理清数量关系,再解答。 预设2:可以先求桃树和梨树共多少棵。 60×=36(棵) 再求桃树有多少棵。桃树占桃树、梨树之和的,也就是求36的。 36×=12(棵) 综合算式:60××=12(棵) 预设3:也可以先求桃树占果园果树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 再求桃树有多少棵,也就是桃树占60棵的。 60×=12(棵) 综合算式: 60×=12(棵) 3.提升练习 预设1:要求获得一、二等奖的一共有多少人,就需要知道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具体人数。 预设2:题目当中有两个关键句,第一个关键句:获得二等奖的人数占全班参赛人数的,单位“1”是全班参赛的人数,也就是获得二等奖的人数占48人的。 48×=30(人) 第二个关键句:获得一等奖的人数是获得二等奖人数的,单位“1”是获得二等奖的人数,即获得一等奖的人数也就是30人的。 30×=4(人) 30+4=34(人)
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汇总。 四、引导反思 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和方法。 四、提升问题 预设:解决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一定要找出关键句,找准单位“1”,找出数量关系,正确地列式解答。
板书设计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