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单元 小数除法
第9课时 调查生活垃圾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18页例题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调查生活垃圾”中的问题,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体会其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初步了解运算的一致性,培养运算能力。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在解决问题中经历探究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一样,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形成初步的推理意识。
3.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难点: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主题图】
师:这是一所学校五(1)班和五(2)班同学在某小区调查的关于“生活垃圾”的报告。
2、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师: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1:从五(1)班调查汇报可以提出: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预设2:从五(2)班调查汇报可以提出: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2.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1。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1个问题,一个人4周可产生约30.8kg生活垃圾,那么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预设1:先计算4×7=28,算出四周一共多少天,再用30.8÷28算出平均一天产生多少垃圾。
预设2:先算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用30.8÷4=7.7,再用7.7÷7算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师:你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吗?
预设:列综合算式为30.8÷(4×7)和30.8÷4÷7。
师:该如何计算呢?
预设1:30.8÷(4×7)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
30.8÷(4×7)
=30.8÷28
=1.1(千克)
预设2:30.8÷4÷7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30.8÷4÷7
=7.7÷7
=1.1(千克)
师: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我发现,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2)解决问题2。
师:继续看到第2个问题,这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约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1.3吨,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预设1:先算3.5÷5,求出周一到周五每天产生多少垃圾。再算1.3-0.7,求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师:你能列综合算式计算吗?
预设:1.3-3.5÷5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1.3-3.5÷5
=1.3-0.7
=0.5(吨)
3. 小结归纳。
【课件出示】
(16.8+2.1)÷0.7 0.96÷(5.4÷0.9)
师:算一算,与同伴说一说运算顺序。
预设: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的。
(16.8+2.1)÷0.7 0.96÷(5.4÷0.9)
=18.9÷0.7 = 0.96÷6
=27 = 0.16
师:回顾刚才的计算过程,说一说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预设: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运用
完成教材第18页“练一练”第1~4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调查“生活垃圾”
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
【教学反思】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乘除法后进行教学的,学生通过分析列出两种不同的算式,进而让学生思考这两个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算。通过具体情境,学生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无论是对应用题的分析理解,还是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方法的归纳,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通过自主分析,自主总结,自主计算,进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本节课由于对应用题的分析和练习时对运算顺序、方法的分析过多,学生真正做题的时间不太多,练习量不够。在课堂时间的合理分配上,我还是得多下功夫。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