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2.1位置(1)(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整体教学)2.1位置(1)(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位置(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正整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学习过程,培养观察、概括能力,感悟数对与位置的一一对应,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 重难点 1.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物体的位置。 2.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任务单、练习本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从学生熟悉的学习环境入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用一个数准确表示出张亮的位置,再抛出核心问题“如果有很多行,很多列,该怎样确定位置?”建立新旧知识的链接,导入新课。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图片: 同学们,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同学—张亮,现在你能描述一下他的位置吗? 2.张亮的位置是固定的,为什么大家描述的却不一样呢? 3.出示图片: 是呀,数的方向很关键。如果我们提前明确规则,规定是从左往右数呢? 你能用一个数表示张亮的位置吗?是几? 4.出示图片: 张亮的位置在哪里?可以用几表示? 一、观察图片,描述位置。 1.预设1:张亮是第4个。 预设2:张亮是第3个。 预设3:从左边数张亮是第4个,从右边数张亮是第3个。 2.预设1:因为数的时候方向不一样。 预设2:一个是从左往右数,一个是从右往左数。 3.预设:从左边数张亮是第4个,可以用4表示他的位置。 4.预设1:张亮是从前往后数第3个。 预设2:可以用3表示。
5.像这样只有一行或一列时,要确定其中某个位置,可以用几个数表示? 6.出示图片。 如果有很多行,很多列,该怎样确定位置呢?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位置(1)) 5.预设:可以用一个数表示。
学生经历由无约定的两个数确定位置,到统一顺序和方向之后的两个数确定位置的过程,直观感悟观察方法和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感受统一标准带来的唯一确定性。 二、引导合作 活动一:找一找,写一写 这是张亮所在班级上英语听力课的情景,多整齐!你能找出张亮的位置吗?还能像刚才一样用一个数表示吗? 先独立思考,再找一找,写一写,把张亮的位置记录在学习任务单上。 (提示:可以用箭头表示数的方向,用数表示数的顺序) 写一写,画一画……记录张亮的位置。 活动二:学生汇报 张亮的位置在哪儿?你是怎样找的?又是怎样记录的? 二、探究问题 活动一:找一找,写一写 观察图片,找出张亮的位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张亮的位置。 活动二:学生汇报不同的方法 预设1:先从左往右数第2列,再从前往后数第3个。张亮的位置在第2列第3个。 预设2:先从右往左数第5列,再从前往后数第3个。张亮的位置在第5列第3个。 预设3:先从前往后数第3行,再从左往右数第2个,张亮的位置在第3行从左数第2个。 预设4:有的同学用两个数表示,例如(2-3)或(2,3)等。
明确数对的读写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数对的有序性及数对的意义,体会数对带来的简洁性和确定性。 活动三:对比总结 1.同一个位置,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 2.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小结:知道两个数据就可以在教室平面内确定位置。 活动四:认识规则 刚才同学们在描述张亮的位置时,由于观察方法和角度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说法。没有统一标准给我们的交流带来了很多的不便。数学上有这样的规定,一般,我们把竖排称为列,横排称为行。通常先确定列数,确定第几列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是从前往后数。这样每一个座位与位置一一对应,简洁明了。 1.现在你们能用刚才所学的方法来描述张亮的位置吗? 2.我指出一个座位,你能快速地说出它的位置吗?一起来试一试。 活动五:认识数对 刚才有的同学用(2,3)表示张亮的位置,你认为可以吗?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 这是数学上表示位置的方法,用两个数分别表示列和行,中间用逗号隔开,为了表示一个整体,外面再加一个小括号。像这样有顺序的两个数,称为“数对”。可以直接读(2,3),也可以读作数对(2,3)。 板书:用数对确定位置 张亮的位置:(2,3) ↑ ↑ 列  行 活动三:对比总结 1.预设1:观察方向不同,表达方式不同。有的同学从左往右数,有的同学从右往左数。 预设2:观察顺序不同,表达方式不同。有的同学是先看列再看行,有的同学是先看行再看列。 2.预设:都是用两个数来表示张亮的位置。 活动四:统一定位 1.预设:张亮的位置在第2列,第3行。 2.预设:老师指座位,学生口答。 活动五:理解数对 预设:我认为2表示的是张亮在第2列,3表示的是张亮在第3行。
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数对(3,4)和(4,3)的区别和联系,认识到数对的有序性。 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及时巩固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三、辅导练习 1.基础练习 (1)王艳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赵雪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2)数对(6,3)表示的是王乐的位置,你能指出哪个是王乐吗? 在数对中,相同的数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3,4)和(4,3)这两个数对,数的顺序不同,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数对中的两个数是有顺序的,这对确定位置很重要。一般来说,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写列,再写行。 三、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 (1)预设1:王艳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赵雪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3)。 预设2:数对(3,4)表示第3列第4行,数对(4,3)表示第4列第3行。两个数对表示的是两个不同的位置。 (2)预设:学生上台指出王乐的位置。
2.变式练习 (1)贝贝坐在教室的第5列第3行,用数对(5,3)表示;毛毛坐在她正后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乐乐坐在贝贝左边相邻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2)如图所示为生字表的一部分,如果“皮”字用数对(3,4)表示,那么(3,8)、(7,4)、(5,1)、(6,1)所表示的汉字连成一句话是(    )。 2.变式练习 (1)预设1:毛毛的位置是第5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为(5,4)。 预设2:乐乐的位置是第6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为(6,3)。 (2)预设:数对(3,4)表示第3列第4行。(3,8)指的是“我”,(7,4)指的是“爱”,(5,1)指的是“老”,(6,1)指的是“师”,连成一句话是“我爱老师”。
3.提升练习 下图为宁宁在方格纸中摆的字母卡片。 (1)请用数对表示出字母卡片的位置。 A(   )   B(   )   C(   )   D(   ) (2)卡片A和B在同一列上,两个数对的第一个数都是(  );卡片C和D在同一行上,两个数对的第二个数都是(  )。宁宁用数对(4,x)表示了其中一个点,乐乐用数对(y,5)表示了其中一个点,若两人表示的是同一个点,则这个点用数对表示为(    )。 数对(4,x)说明这个点在哪一列?数对(y,5)说明这个点在哪一行? 3.提升练习 (1)预设:A(3,4)  B(3,2) C(2,3)  D(4,3) (2)预设:3 3 (4,5) (4,x)说明这个点在第4列,(y,5)说明这个点在第5行,所以这个点用数对(4,5)表示。
课堂小结 知识和方法双重巩固 四、回顾反思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大家有什么收获? 四、总结提升 预设1:我知道了可以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预设2:我知道了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写数对时,要注意两个数的顺序。
板书设计 位置(1)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