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6.3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表格式)教学设计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整体教学)6.3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表格式)教学设计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3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使学生理解“满十进一”的道理,进而推导“满几十进几”的法则,初步掌握进位法则。 3.让学生感受到乘法处处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交流的学习习惯,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 重难点 1.理解“满十进一”的道理,初步掌握进位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PPT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复习口算乘法,及乘法竖式,进一步巩固表内乘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为进位乘法的学习打好基础。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1.出示口算卡片。 6×2 4×2 20×3 40×2 300×2 20×5 进一步巩固口算乘法中乘数与积的末尾有0的算法,提醒学生细心观察。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列竖式计算。 32×3= 322×3=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点。 3.导入新课: 你会计算15×3和124×3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板书课题) 一、复习口算 1.学生口答,比对快。 6×2=12  4×2=8 20×3=60 40×2=80 300×2=600 20×5=100 2.在练习本上完成习题,小组之间交流答案并在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3.找出两组算式的区别。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通过具体的情境列式计算,巩固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 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二、引导合作 活动1:探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 1.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例2的情境图。 一套连环画16本,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连环画? 二、探究问题 活动1:探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 1.学生提取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 预设1:王老师到书店给同学们买连环画,她要买3套。一套16本。 预设2: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算式:16×3。 2.学生讨论:摆小棒计算;用连加的方法计算;乘法笔算。 摆小棒计算。
在学生合并小棒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表述合的过程,再引导学生将合小棒的每一个步骤都转化为运算意义的理解,并将每次乘的算式带着位值一一写出来,为横式算法的建构提供原型支撑。 引导学生运用迁移推理,从旧知获得新知,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并在计算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数感。 (1)教师:图上是一些相关信息,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并出示问题: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连环画?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 2.讨论16×3的计算方法。 3.探讨竖式计算。 (1)探讨乘法竖式计算的顺序,理解算理。 (2)动手摆一摆,竖式计算和摆小棒计算的思路是一样的吗? (3)在笔算时应注意什么? 4.引导计算422×3,并汇报。 5.引导学生归纳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算法。 老师小结:从个位乘起,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活动2:鼓励学生自学例3 1.出示教材第62页例3的情境图。 9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 24×9=    (1)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连加法: 16+16+16=48 乘法笔算: 6×310×3 3.学生操作交流。 摆小棒计算:3个6根是18根,满10根要捆成一捆,共可捆1捆,与前面3捆合起来一共有4捆,再加上单独的8根,共48根。 连加计算:16+16+16=48。 乘法笔算:从个位乘起,先用3乘6得18,把8写在个位上,1表示1个十,向十位进1;再用3乘十位上的1得3个十,再加上进上来的1个十是4个十,把4写在积的十位上,方法和竖式相同。 4.独立完成并汇报。 5.乘法竖式算理和加法竖式的算理相同,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十位乘完之后一定要记得把进位的几加上。
先进行估算,并在迁移类推的基础上,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和算法与不连续进位是一样的,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迁移类推,自主计算连续进位的乘法。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么列式? (3)探究24×9的笔算方法。 ①先估算出算式的结果。 老师:先估算一下,9箱饮料大约是多少瓶? ②试着笔算24×9。 老师板书  (4)小组讨论:探究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老师小结:用一位数乘另一个乘数的十位后,要看看个位上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果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如果加上进位数后又需进位,那么还需向百位进位或把最高位写在百位上。 2.深入探究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笔算137×6。 独立笔算并探究方法。 3.讨论两道题的异同点。 老师总结:三位数乘一位数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只是多乘了一次,要向十位和百位连续进位。 4.现在你会计算15×3和124×3了吧? 5.给学生明确: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指导学生把教材62页中的相关定义圈出来。 活动2:学生自主学习 1.观察教材第62页例3的情境图 (1)老师和同学准备了饮料,每箱24瓶。 (2)小组交流,提问题。 9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 列式为24×9。 (3)①学生:24×9,也就是求9个24是多少。 利用已学知识进行估算。学生:10箱是240瓶,9箱一定比240瓶少;24比20大,比30小,20×9=180,30×9=270,24×9的得数在180和270之间。 (4)学生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个位上4×9=36,向十位进3后,十位上2×9=18,表示18个十,18个十还要加上进上来的3个十,共21个十,2应写在积的百位上,1应写在积的十位上。) 2.独立完成笔算,小组内交流笔算结果,确定笔算的正确性。探究与24×9在笔算方法上的区别。 3.学生互相交流。 4.学生列竖式计算。
通过基础练习,巩固了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 变式练习中安排了三位数乘一位数“满几十进几”的情况,让学生自己试算,主动获取新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及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辅导练习 1.基础练习 列竖式计算。 48×7    92×8  137×6 179×4 2.变式练习 先估一估,再列竖式计算。 36×7  48×6  59×8  72×4  27×9  313×5  499×3  824×5 3.提升练习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第一题:根据积的个位是8,猜想1×8=8,2×4=8,4×7=28,3×6=18,6×8=48,因为积是3位数,而乘数中的十位又是1,涉及到进位,所以只能是6和8。 第二题鼓励学生说说思路。 三、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重点关注竖式的书写。 2.变式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第一行的竖式 (2)“做一做”中安排了三位数乘一位数需“满十进一”或“满几十进几”的两种情况,学生自己试算,主动获取新知。 3.提升练习 学生独自尝试完成并交流方法。
再次巩固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方法。 四、引导反思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本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四、提升问题 预设:我知道了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怎么计算。
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