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浙教版)五年级上第十四课算法的验证学习目标激趣导入新知讲解思考-讨论课堂练习课堂小结课后作业新课标要求新课标要求了解算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领会算法的价值。能采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界定问题、分析问题、组织数据、制订问题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反思和优化,使用简单算法, 利用计算机实现问题的自动化求解。能有意识地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其迁移到其他问题求解中。以信息社会日常活动中蕴含的算法为例,讨论在线生活中算法的价值与局限(包括算法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等),及算法对生活的指导意义。学习目标激趣导入对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问题进行分解、抽象、建模,设计一个解决方案,即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那这个算法是否有效?能否成功解决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来进行验证呢?新知讲解新知讲解用流程图描述算法一新知讲解一、用流程图描述算法针对自动送货机器人送货最短路径问题,经过前几节课的分解、抽象、建模和算法设计,该算法的主要流程描述如下:新知讲解一、用流程图描述算法假如 4 段路程的数值分别是170、230、100、150,你能说出每一步执行的结果吗?新知讲解在计算机中验证算法二新知讲解二、在计算机中验证算法算法可以先编写成计算机程序,再在计算机上进行验证。运行以下代码,输入数值,通过输出结果来验证算法的有效性。#输入四小段路程的长度L1=int(input("请输入路程L1的长度:"))L2=int(input("请输入路程L2的长度:"))L3=int(input("请输入路程L3的长度:"))L4=int(input("请输入路程L4的长度:"))新知讲解二、在计算机中验证算法#计算第一条路径长度S1S1 = L1 + L3#计算第二条路径长度S2S2 = L2 + L4#比较两条线路if S1 > S2: print("机器人沿着L1- > L3路径送货")else: print("机器人沿着L2- > L4路径送货")新知讲解二、在计算机中验证算法输入4段路程的数值:170、230、100、150,验证结果。思考-讨论想一想如果分段路径的数量增加了,你该怎样修改上面这个程序呢?1、算法设计完成后,还需( D )。A、问题描述与分解B、抽象与建模C、算法设计和描述D、验证算法课堂练习单选题1、算法可以先编写成计算机程序,再在计算机上进行验证。( √ )。课堂练习判断题课堂小结课后作业利用程序验证下图中从仓库到信息科技教室的最短路径?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4课 算法的验证 教学设计课题 算法的验证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五年级教材分析 该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提升自主可控意识,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为中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该教材具有以下优点:1. 立足核心素养。课程目标指向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机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斯、信息社会责任。2. 坚持课程育人。发挥课程育人功能,着力帮助学生学会数字时代的知识积累与创新方法,引导学生在使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遵守道德规范和科技伦理,培育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在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中健康成长。3. 体现课程体系。注重信息科技知识体系建构,依据核心素养和学段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信息科技课程的知识体系,围绕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条逻辑主线,统筹设计各学段学习内容模块,体现循序渐进和螺旋式发展。4. 做到理实并重。强化信息科技学习的认知基础,吸纳国内外信息科技前沿成果,基于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育要求,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按照“场景分析一原理认知一应用迁移”组织课程内容,从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信息科技实践应用出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探究现象的机理,学习和理解相应科学原理,帮助学生用所掌握的原理解释相关现象或解决相关问题,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学科思维水平,突显生活化,体现“科”与“技”并重。学习目标 1. 信息意识:知道用算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初步形成用算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能够利用算法思维解决生活问题。2. 计算思维:在典型的信息科技应用场景中,能识别系统中的输入、计算、输出环节,发现大的系统可以由小的系统组成。3.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尝试采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能用自然语言、流程图等方式, 基于算法的顺序、分支和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正确进行问题求解的算法描述。4. 信息社会责任:用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进行网络交流,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重点 掌握验证算法的方法。难点 学会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 【图片展示+提问】对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问题进行分解、抽象、建模,设计一个解决方案,即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那这个算法是否有效?能否成功解决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来进行验证呢? 思考、讨论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授新课 【讲授】一、用流程图描述算法针对自动送货机器人送货最短路径问题,经过前几节课的分解、抽象、建模和算法设计,该算法的主要流程描述如下:【讲授】二、在计算机中验证算法算法可以先编写成计算机程序,再在计算机上进行验证。运行以下代码,输入数值,通过输出结果来验证算法的有效性。#输入四小段路程的长度L1=int(input("请输入路程L1的长度:"))L2=int(input("请输入路程L2的长度:"))L3=int(input("请输入路程L3的长度:"))L4=int(input("请输入路程L4的长度:"))#计算第一条路径长度S1S1 = L1 + L3#计算第二条路径长度S2S2 = L2 + L4#比较两条线路If S1 > S2:print("机器人沿着L1- > L3路径送货")else:print("机器人沿着L2- > L4路径送货")【想一想】如果分段路径的数量增加了,你该怎样修改上面这个程序呢? 听讲 教师通过讲授课程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通过听讲和观察,学习基础知识。另外,通过小组交流,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练习 思考并回答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实时掌握其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小结 一、用流程图描述算法二、在计算机中验证算法 知识回顾 对课堂知识进行总结和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板书 听讲、做笔记(记录重点内容)。 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各个知识点,有利于学生把握重点,起到深化巩固的作用。课后作业 【作业布置】利用程序验证下图中从仓库到信息科技教室的最短路径? 接收并记录作业 让学生通过课外作业的形式复习、巩固所学内容,强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4课 算法的验证.doc 第14课 算法的验证.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