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信息保护有措施 教学设计课题 信息保护有措施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三年级教材分析 《安全互联网》第三单元第11课《信息保护有措施》是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年级上册信息科技课程的重要一环,旨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与安全意识。本课通过真假信息辨别和个人信息保护两大核心要点,引导学生学会从信息发布渠道判断信息真伪,警惕不切实际的诱惑,同时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基本方法,为学生在数字时代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践性强,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学生能够认识到信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具备辨别真假信息的基本能力。通过理解信息发布渠道的官方性与非官方性差异,学生能够警惕并拒绝接受未经验证的信息,培养对信息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计算思维: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判断分析的方法,评估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通过案例学习,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思维中的模式识别能力,识别出“天下掉馅饼”等不切实际的诱惑背后的逻辑陷阱,从而有效避免信息误导。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鼓励学生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探索和实践个人信息保护的有效措施。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创新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施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计划,提升自我保护能力。信息社会责任:强化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使其明白在享受互联网便利的同时,也有责任维护网络空间的健康与安全。学生将学会尊重他人隐私,不泄露或滥用个人信息,同时积极传播正确的信息保护理念,为构建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重点 了解真假信息辨别难点 掌握个人信息保护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情境引入:展示一段网络上的虚假中奖信息视频或图片,如“恭喜您获得百万大奖,请点击链接领取”的截图,并询问学生:“如果你们收到这样的信息,会怎么做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想法。提出问题:“在网络世界中,信息纷繁复杂,我们如何分辨哪些是真信息,哪些是假信息?同时,我们的个人信息又该如何保护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信息保护有措施》。” 观看视频或图片,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对真假信息的初步判断和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认识。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对信息辨别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关注,为新课学习做好心理准备。讲授新课 (一)真假信息辨别教师活动:讲解要点:介绍真假信息辨别的两个关键方法:一是检查信息发布渠道是否官方,可通过对比官方网站、官方社交媒体账号等方式确认;二是警惕“天下掉馅饼”的诱惑,明白高回报往往伴随着高风险。案例分析:选取几个典型的真假信息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信息为何为真或为假,强调辨别方法的应用。(二)个人信息保护教师活动:策略讲解:不随意透露:强调不轻易在网络上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家庭住址等。设置强密码:指导学生如何设置复杂且不易被破解的密码,并建议定期更换。谨慎分享:教育学生在社交媒体上谨慎分享个人信息,特别是位置信息和私人照片。使用安全软件:介绍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的作用,鼓励学生安装并定期更新。互动问答:针对上述策略,设计问题与学生互动,检查理解情况。 认真听讲,记录关键点;参与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分享观点。聆听讲解,思考并记录下个人信息保护的有效策略;积极参与互动问答,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真假信息辨别的技巧,提升信息甄别能力。通过具体策略的讲解与互动问答,增强学生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采取实际行动保护自己的隐私。课堂练习 情境模拟:设计几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题,如收到陌生人加好友请求并询问个人信息、参与网络抽奖需填写个人信息等,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正确的应对方式。角色扮演:选取几组学生上台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上述情境,展示他们的应对策略。 分组讨论,制定应对策略;参与角色扮演,展示学习成果。 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真假信息辨别和个人信息保护技巧的理解和掌握。课堂小结 总结回顾: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真假信息辨别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关键点,强调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鼓励反思: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保护行为,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内容,并一起检查家中的网络安全设置,提出改进建议。 认真听讲,回顾课堂内容;反思自身行为,思考改进方向;完成课后作业,与家人共同提升网络安全意识。 通过总结回顾,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鼓励反思与实践,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同时增强家庭网络安全防护。板书 信息保护有措施真假信息辨别个人信息保护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