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10的认识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时长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义务教育阶段一年级的学生,一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直观阶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在前面几节课,学生已经认识了0—9各数,他们经历数概念产生过程的现实背景,能够结合生动的画面按照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为10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并理解10的意义,认识10所表示的实际数量、大小、顺序和组成。 2.在认数活动中,培养数感和符号意识,学会有序观察和有条理地数学表达。 3.体验感受10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 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并理解10的意义,认识10所表示的实际数量、大小、顺序和组成。 2.在认数活动中,培养数感和符号意识,学会有序观察和有条理地数学表达。
教学方式与策略 师:情境演示法,启发法。 生:同桌合作探究法。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活动意图 时间分配
一、故事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我们学过的几个数学宝宝,大家想不想见见它们呢?(想)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师:这些数字宝宝着急见大家,没有排队就跑出来了,谁能帮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队呢? 0,1,2,3,4,5,6,7,8,9 师:谁能告诉老师这里边哪个数最小?(0) 哪个数最大呢?(9) 师:9知道自己是老大之后非常骄傲,整天吹着哨子到处炫耀。有一天它对0说,瞧你长得跟个球似的,却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然后又对站的笔直的1说,不是我说你,现在生活水平这么好,你还吃的像个小棒。0和1听了非常生气,它们凑在一起想了一个好办法,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 (1和0联合起来,站在一起组成10,10比9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板书:10的认识) 先出示0—9的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读并按照从小到大进行排序,为认识10做准备。再采用故事导入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分钟
二、新授 1、认识10 师:10知道我们这么多小朋友想认识它,害羞地躲到了海洋馆,小朋友们你能很快把它找出来吗 (出示主题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一会儿老师找一位小朋友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老师、鳐鱼) 师:请同学们仔细数一数你看到的人或物的数量吧。 小朋友有几位呢?(9) 加上老师是几位?(10)也就是9添1是10。 师:你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呢?请上台来数一数 (一个一个数;2个2个数;5个5个数) 师:不管用什么方法数,我们一定要记得按照顺序,不漏数,不重复数。 师:10还能表示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数量呢 (书上的页码,十个手指,十个脚趾头等等) 2、10的大小和位置 师:老师也找到了10,出示计数器,先拨9颗珠子,让孩子 们说怎样才能变成10呢 再拔一颗就是10,也就是说9添1是10。 板书:9添1是(10) 师:刚才我们一颗一颗地数,数到10,我们数了几个1啊?(10个) 所以我们说:10里面有10个1,也可以说10个1是10。 板书:10里面有10个1;10个1是10。 师:那9里面有几个1呢? 师:10和9谁大呢?(10) 师:为什么呢?(因为10比9多一个1) 师:9还是不服气,他又找来了最公正的尺子评评理。 (出示课件尺子图) 师:谁能把尺子图补充完整呢?请举手回答 (让学生填出尺子上括号里的数然后结合尺子图说 说对尺子有哪些认识)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尺子图,谁能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从左往右数字越来越大,10比9大) 师:9听说又是10比自己大,气呼呼地拿出9个小正方体说:我能表示这么多呢?这时10也不甘示弱地拿出10个小正方体。请小朋友们先来数一数再来比一比,看看到底谁多谁少?并说说理由 (10比9大,10比9多一个) 我们可以说9小于10,也可以说10大于9。 在主题图中通过观察找到数字10.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是数出来的。因此我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数10。在数数的过程中还强调数数的顺序,强化序数的有关知识。 9位同学添上1位老师就是10个人,9颗珠子添上1颗就是10颗,初步感知9添上1就是10。 通过学生说数的顺序、指一指10在哪里,“比较大小”等形式,充分并强化“10”的表象,掌握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的多种方法。 17分钟
三、引导体验,合作探究 1.师:看同学们这么棒,老师也有一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你们愿意吗?老师这里有10个小棒,现在我想把分成两堆,有多少种分法呢? 下面请同桌两人合作,每组小朋友拿出10根小棒,,一人用小棒分一分,一人将分法记录在记录单上。好,开始 汇报不同的分法。 根据学生的汇报把分的结果板书下来,并领读。 2、下面请同学们认真听,说一说写10要注意什么 强调10是两位数,写10时要占两个日子格,先写1再写0。 师示范写,然后学生在书上先描一描,再写一写。 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分一分、想一想等方法,与同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自主的掌握了10的分与合。 10的书写与之前的一位数的书写有所不同,此处强调10的书写方法,规范学生的书写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10分钟
四、巩固练习 师:看到小朋友学的这么好,老师想来考一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敢) 3.记忆10的组成 儿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五、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通过穿插手指操《凑十歌》,使学生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去体会,加深对10的分与合的记忆,手指和儿歌互相配合,手脑并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0
板书设计 10的认识 9添1是十; 10里面有10个一; 10个一是十。
教学特色与反思 本节课我从复习0—9入手,利用故事引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既复习了9以内数的大小,又自然地引出了今天要学习的数“10”。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悟到了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一个新的数,数与数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可以组合的。 在数数的时候,创设情境:数学生、添上老师、数鳐鱼等,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让学生在自己的身边、身上或者是生活中寻找10,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教学效果好。 在教学10的时候,我利用计数器,一颗一颗数,引导学生明白:10里面有10个一;10个1是十。并利用此知识,将10与9进行大小比较。然户用到尺子和积木,教学10的大小和位置。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10的分与合时,我采用同桌合作的方法,一个学生分,一个学生写,引导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因为学生在学习2—9的知识时,已经对数的分与合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和学习,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是对初入学的小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一次培养。在汇报答案之后,老师点出其它分法,丰富学生的知识。 在教学10的书写时,学生先来听一听10的书写需要注意的事项及书写方法,老师示范,学生描一描再写一写。 本节课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仍然有很多需要我继续努力和改进的地方: 1、丰富对学生的评价语; 2、注意组织语言的严谨性; 3、多练字,特别是黑板字;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