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六、教学设计课 题 《Excel 排序和筛选》 授课班级 七年级信息意识:具备意识,善于将学习、生活中问题抽象、具象成表格,勇于使用excel软件的排序和筛选进行处理,以此来解决实际需要;崇尚科学精神,原创精神,检验理论。计算思维:能将信息具象成表格,利用计算思维形成多种数字化解决方案;能根据不同需要,进行排序和筛选操作,形成迁移运用。教学 数字化信息与创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字化学习与交流的习惯,开展自主学习目标和协商合作;提高学生信息科技的适应性和敏感度,能积极主动、创新地运用信息科技来解决实际问题。信息社会责任:利用 excel乐于帮助家人解决日常问题;正确认识信息科技运用过程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成为有效的技术使用者,创新的技术设计者和理性的技术反思者。1.了解 Excel中排序和筛选的意义;教学重点 2.掌握按关键字排序和自动筛选的方法。1.了解 Excel 中排序和筛选的意义;教学难点 2.掌握按关键字排序和自动筛选的方法。教学 信息技术课本、多媒体课件,计算机。资源教学过程教学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环节跳水/田赛/径赛,会产生大量数据,那么在这样的表格中,我们如何找到感兴趣的信息/数据呢?导入提出小问题:打开“中国队”表格,找一找获得“金牌”且项目为“跳水”的记录,有多少个呢?一、按关键字排序活动一:了解排序新课讲授参照课本,在“自主管理”中,以“总分”为条件,从高分到低分给数据排序。完成之后,和大家分享你的方法。Figure 1单条件排序同学 A:选中要参加排序的数据—“数据”-“排序和筛选”-降序。进行评价和改进:方法怎样?你有什么新的方法?。同学 B:选中数据-右键“排序”-打开“排序”对话框。总结--提出问题:你觉得什么是排序?为什么要排序?生:把分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方便人们观察分析。师:排序是按照某次序,呈现出数据记录。常见的排序有“升序”、“降序”和“自定义排序”。二、自动筛选活动二:了解筛选参照课本,在“自主管理”中,按“班级类型”筛选出“创新班”的所有数据。完成之后,和大家分享你的方法。Figure 2简单筛选同学 A:选中要参加的所有数据/要参加排序的某数据—“数据”-“排序和筛选”-筛选-在表头下拉箭头处完成筛选。进行评价和改进:方法怎样?你有什么新的方法?。同学 B:选中数据-右键“筛选”-“按所选单元格的值筛选”。总结--提出问题 1:你觉得什么是筛选?为什么要筛选?提出问题 2:排序和筛选的区别是什么?生:排序是进行了次序的调整;筛选是显示出一部分数据。师:排序是按照某次序,呈现出数据记录。常见的排序有“升序”、“降序”和“自定义排序”。筛选是给用户呈现出想要的数据,而隐藏掉一部分不需要的数据。活动三:排序练习打开“举办方国家获奖”表格,依次按照巩固提升 “金牌”、“银牌”进行降序排列;最后再按照“铜牌”进行升序排列。请分享你的方法。结果如图所示:Figure 3多关键字排序同学 A方法:在排序时条件有 3个,需要在“排序”对话框中设置 3个“添加条件”,进行多关键字排序:主要关键字:金牌;次要关键字:银牌;第三关键字:铜牌。当主要关键字的值相等时,再按次要关键字排序;如果次要关键字的值也相等时,再按第三关键字排序。活动四:筛选练习在“中国奥运会获奖”表格中,筛选出“金牌”>20,“银牌”>20的国家。请分享你的方法。结果如图所示:Figure 4多条件筛选同学 A方法:先筛选出“金牌”>20的记录,然后筛选出“银牌”>20的记录。这样,最终结果就是同时满足了“金牌”>20,“银牌”>20的双条件。同学 B方法:利用“筛选”三角按钮下的“数字筛选”。问题 1: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排序、筛选?问题 2:你觉得 excel软件怎么样?问题 3:本节课,你产生了什么新的认识?师总结:试着从数据/excel软件的角度出发:原来 excel软件为我们解决小结 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排序和筛选,都是根据表头,呈现我们的若干条记录的,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能否按照行来进行排序呢?或者,老师想筛选出 15=<课堂表现<18的记录,又该如何着手呢?这就是“按行排序”和“高级筛选”,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挑战吧!板书设计《Excel排序和筛选》一、 按关键字排序二、自动筛选课后作业设计1. 打开“自主管理”表格,按照“总分”进行升序排列。基础性作 2. 打开“中国奥运会获奖”表格,筛选出奖牌总数>=70的记录。业1. 打开“自主管理”表格,按照“总分”进行升序排列;再按照“课堂表现”进行升序排列数据。巩固提升性作业 2. 打开“中国奥运会获奖”表格,筛选出奖牌总数>=70,且金牌>35的记录。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